30年風雨兼程,內蒙古的電影事業在膠片“長城”中砌進了辛酸,筑造了榮譽。
11月6日,著名導演、內蒙古電影制片廠廠長寧才向記者述說了改革開放30年來我區電影事業的發展。
內蒙古電影制片廠1958年建廠,1962年更名為內蒙古電影譯制片廠,1979年恢復原名,重新拍攝故事片,兼作新聞紀錄片和蒙古語譯制片。改革開放以來,共拍攝故事片130多部、新聞紀錄片153部,譯制片近2000部。《阿麗瑪》、《母親湖》、《重歸錫尼河》、《綠野晨星》,《悲情布魯克》、《成吉思汗》、《天上草原》和《季風中的馬》等草原題材的優秀故事影片至今讓人難以忘懷。30年來,內蒙古制作的電影獲華表、金雞等國內外大獎110多項,《季風中的馬》獲得了第2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
1993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下發了《關于當前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內蒙古電影制片廠開始逐步走向市場化、自負盈虧之路。面對日益娛樂化時代的大片、商業片市場,內蒙古的電影人紛紛前往北京,成為“北漂”一族。經過幾年的拼搏,一批優秀的導演在電影圈里脫穎而出。
為應對未來競爭,內蒙古電影制片廠積極培養專業人才。2007年,與上海戲劇學院簽訂了10年人才培養合同。截至目前,已有30名蒙古族學生在上海進行影視劇、編劇專業的學習。同時,還將有28名蒙古族學生前往北京電影學院學習。為激發民族人才創作文學作品的積極性,為民族電影提供豐富的素材,還參與了“蘇魯德”杯蒙古語小說獎的活動。
“未來幾年,內蒙古電影制片廠計劃每年重點打造幾部具有濃郁游牧文化色彩的藝術片,同時嘗試商業大片的運作。”寧才說。今年,內蒙古電影制片廠完成了《故鄉》、《黃金周》、《成吉思汗的水站》、《錫林郭勒的汶川》等5部民族題材的影片,其中,影片《黃金周》入圍韓國釜山電影節競賽單元和倫敦電影節“費比希”影評人獎提名。 (詠梅、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