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更多>>>
·今年內蒙古生態建設任務將達約1400萬畝
·氣溫近日持續偏高 黃河包頭段預計提前開河
·赤峰市通報因強制拆遷引發自焚事件調查結果
·內蒙古第一家氫氧發生器項目落戶包頭濱河新區
·珠恩嘎達布其口岸邊檢站溫馨賀卡為客商傳真情
·假廣告忽悠人 工商部門提醒求職者 求職需謹慎
·周杰倫主演<刺陵>將在阿左旗通湖草原景區實拍
·呼和浩特強制下架“非藥品冒充藥品”507個品種
·包頭公路區間測速覆蓋面近400公里 為全國首家
更多>>>
·內蒙古全面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時代先鋒:土右旗檢察院張章寶
·農機購置補貼引發河套農民“購機熱”
·聚焦2009春運—我為春運忙
·我為春運忙——1717次列車車長陳衛東
·改革開放30年 首批98戶鄂倫春獵民住新樓
·韓志然書記暢談改革開放30年發展成就
·世界有愛 聾啞兒有聲—聲音使者孫月光
·改革開放30年 專訪代主席巴特爾
更多>>>
   為支持滿洲里文明城創建工作,滿洲里海關確立了“口岸興、地方興、海關興”的發展理念,出臺了《滿洲里海關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十項措施》。
·開學前扎蘭屯公安交警全力整治非法校車
·今年春節咱就看《金牛鬧新春》
·呼和浩特市春節期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首屆內蒙古道德模范頒獎晚會在呼和浩特舉行
·內蒙古今年發掘墓葬近300座 出土文物近2000件
·“紅山文化暨契丹遼文化研究基地”再上新臺階
聚焦內蒙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聚焦內蒙古
改革開放30年:黑土地上的金色人生
中廣網 2008-10-29
[打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 [關閉]
   中廣網通遼10月28日消息(記者那森寶音、通遼臺張玉萍、呂國華)改革開放30年來,素有“內蒙古糧倉”美譽之稱的通遼市農民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歷過這段歲月的“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李忠孝在農村這塊廣袤的黑土地上演繹著一個農民致富的故事。

    金秋十月,五谷豐登。當你踏進科爾沁草原上的通遼農村時,無論田間地頭,還是農家大院,都能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一輛輛裝滿金燦燦玉米的運輸車穿梭在鄉村道路上,讓人處處感受到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當記者走進科爾沁區豐田鎮萬家屯村李忠孝的家里,看到一家人都喜笑顏開,這是因為今年的糧食大豐收給他家帶來了更大的喜悅。

    站在金燦燦的玉米堆前,李忠孝由衷的喜悅和自豪:“我現在承包1200畝土地,畝產苞米2200斤左右,總產糧食得在250-260萬斤左右,按去年每斤六毛五價格算,苞米今年能賣一百五、六十萬塊錢。政策非常好,給農民的農業稅免了,三提五統也沒了,反過來又給老百姓增加補貼,老百姓非常實惠。政策好,老百姓才有了定心丸,農民呢也就敢往(土地)里投資!”

    2004年12月,當他開著農業部獎勵的“東方紅S704型”拖拉機駛回村里時,鄉親們用鞭炮和掌聲歡迎標兵凱旋?吹剿麧M臉成功的喜悅、手中金光閃閃的獎牌和證書時,人們不禁要問,能入選995個“全國糧食生產大戶”已屬不易,他為啥還能躋身最具代表性的前10名,成為“全國糧食生產大戶標兵”?

    這個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老黨員李忠孝,平時話不多,但事事心里有數。他先后擔任過小隊長、大隊長、村主任、村磚廠廠長、村黨支部書記,并先后承包了村磚廠、鎮磚廠,但種地還是他的老本行。對于種地,他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種地有風險,因為北方地區氣候特點是十年九旱,不少人承包地都賠了。他分析了原因,覺得還是對農業投入不夠。地包了,但沒有任何保障措施,還是靠天吃飯。但歸根結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這才是致富的根本。農民要增收,必須提高單產,提高單產就必須密植,要密植水就必須跟上。

    這就是他在種地實踐中摸索的“狠抓農田基本建設—機械化作業—大規模科學種植”的致富新思路。

    2001年,他不顧老伴和孩子們反對,跑到100公里外的珠日河牧場承包了2000畝地。其中,播種玉米1200畝,種草800畝。這2000畝土地高低不平,都是黑青沙土,沒有1眼井,靠天吃飯,只能種些豆類等晚田作物。為了徹底改變現狀,他花了5萬元租用三臺推土機,首先將土地推平,然后翻耙修成畦田,接著投資8萬元,打了30眼機井,購進柴油機10臺。2003年底,珠日河牧場全部恢復草場面積,他又在豐田鎮重新承包1200畝土地,新上高壓線2000多米,新打配套機電井5眼。玉米平均畝產由原來的600斤猛增到1500斤,最高畝產竟達到了1800斤!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加大了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臺了一項又一項的惠農政策,讓李忠孝在這片黑土地上看到了更大的希望和曙光。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李忠孝更加堅定了“大作黑土地文章”的念頭。他開始用現代化機械“裝備”自己,先后投資35萬元購進了5臺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設備。今年,他又投入20萬元購買了一臺大型收割機,實現了從種到收全部機械化的夢想。

    李忠孝常說,選好種子畝產增加100斤不成問題。他獨到的做法是“小規模試驗,大面積推廣”,一有新品種,他就在自己的試驗田里分別試種,對比實驗。新玉米品種一推向市場,他就多方請教,認為確實可行,就大膽種上這個新品種。經過科學管理,平均畝產達到1500斤。為了學科技用科技,他除了訂閱農業科普技術書刊外,還經常去市、區農業科研部門求教,不惜重金聘請農業科研部門的技術員指導實用知識和技術。他的成功實踐激發引導了廣大農民科學種地的積極性,也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在這片廣袤的黑土地上收獲更多的“金豆豆”。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今天,李忠孝承包經營的土地,全部實現了畦田標準化、灌溉井澆化、種子優良化、耕作機械化、管理科學化。他說:有黨對我們的惠農好政策,才有我們農民今天的好日子。因為黨讓我們農民吃上“定心丸”,我們的干勁更足了。我們一定甩開膀子在這片黑土地上掏出更多的金子來,把我們的日子過的更紅火兒。

    30年來,農民種糧從交稅到不交稅,國家從糧食直補到生產資料、農作物良種和農機具等補貼,這一系列惠農政策激勵著更多農民投身土地,空前高漲的種田積極性使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由1978年的366.83萬畝增加到現在的1651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13.7481億斤增加到現在的124.9億斤。

    兩組鮮活的數字,迸發出農業波瀾壯闊的輝煌;迸發出農民無限創造的激情。30年,生機勃勃的農業發展歷程,讓人們感受到了改革開放所賦予農業的輝煌成果;30年,讓農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國家賦予“三農”的實惠;30年,讓農民在黑土地上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編:格格      
相關新聞
· 改革開放30年:當年甩著牧鞭去放羊 如今種植蓯蓉奔小康
· 內蒙古改革開放30年 北疆崛起經濟發展新高地
· 內蒙古檢察機關重建30周年系列報道 基層檢察院
· 改革開放30年 草原上駛出“奔馳車”
· 農轉非不再是香餑餑 農村生活30年變化巨大
· 改革開放30年 我們的“婚禮”也在變遷[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