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12月25日消息(記者文偉 通訊員寶國志 張忠禮)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工商部門,采取開辦農牧民夜校的形式,引導轄區農牧民通過“訂單農業”增產增收、利用商標戰略勇闖市場,使農牧民夜校真正成為農牧民致富路上的指明燈。
奈曼旗八仙筒工商所蒙漢兼通的副所長龔巴根那把《合同法》和《商標法》有關條款翻譯成蒙文,隨身攜帶,在下鄉巡查時向廣大農牧民散發,并利用嘎查村的小學校開辦農牧民夜校,用蒙漢兩種語言講解消費維權知識,增強農牧民的科學消費意識;講解如何簽訂訂單合同,增強農牧民的生產經營能力;講解商標戰略,增強農牧民的市場競爭能力。
一位蒙古族農民桑布想致富沒有門路,在龔巴根那下鄉宣傳“訂單合同”時,桑布接過蒙文的“訂單合同”并參加了龔巴根那開辦的農牧民夜校,這個不會簽訂訂單合同,甚至于連漢字的訂單合同都看不懂的農民,在夜校里學到了“訂單農業”的相關知識,還在龔巴根那的指導下參加了當地的紅干椒協會。桑布興奮地說:“十七大召開后,我感覺最大的變化是工商部門和老百姓的關系更近了,龔所長在夜校講的課,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點亮了我心中的那盞燈,原來我們可以依靠學法用法發家致富。”
家住固日班花的蒙古族女青年金曉,在農牧民夜校聽了龔巴根那講解的商標戰略后,在八仙筒工商所指導下把散裝炒米進行小袋包裝,并進行了商標注冊。今年,金曉牌手炒炒米已經成功地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擺上了奈曼旗大超市的柜臺,成了搶手貨,金曉家的收入也翻了三翻。金曉說:“十七大報告的有關精神鼓勵我們要做新型牧民,通過在工商所牧民夜校的學習,我知道了在經營中要打好商標這張牌,我要炒好我的手工炒米,把金曉這一品牌打入北京、遼寧、吉林等地的大市場,在小康路上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