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更多>>>
·經典中國 輝煌30年 西電東送 東西共贏
·巴特爾:堅定信心積極應對 確保經濟的穩定發展
·改革開放30年:內蒙古游客接待量增長1萬倍
·內蒙古啟動向四川地震災區獻愛心“溫暖工程”
·包頭:取得3C認證的電線電纜質量合格率僅為15%
·內蒙古將開展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整頓規范工作
·《環評法》助內蒙古經濟結構調整 又好又快發展
·科學發展:鄂爾多斯市統籌城鄉推進新農村建設
·呼和浩特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完成30萬平方米
更多>>>
·[11月17日跟我走吧]游訪爨底下村
·內蒙古農牧民工:"打工地掙錢 家門口取"
·內蒙古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走進90后跑酷一族—呼和浩特跑酷團體CP
·[我的親歷]張立勝的綠色家園
·內蒙古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可獲補償
·內蒙古采取多項措施確保乳業健康發展
·呼鐵局古城灣萬噸環保煤炭裝車基地運行
·回望“神舟”七號[升空][出艙][返回]
更多>>>
   11月8日,在英國首都倫敦市中心的卡多根劇場,中國內蒙古民族歌舞劇團青年合唱團演員為觀眾表演傳統節目。長調、馬頭琴和呼麥在當晚的演出中一一得到展現。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內蒙古新發現文物點1137處
·內蒙古雜技學員在武漢國際雜技節比賽中獲銅獎
·巴丹吉林沙漠:大約5000年前就有大量人類活動
·第4屆呼和浩特百姓最滿意品牌活動即將全面啟動
·內蒙古49名民間藝人獻藝首屆中國農民文藝會演
·《一代天驕》讓北京觀眾領略濃郁蒙古族風情
聚焦內蒙古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聚焦內蒙古
[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打破聯產承包走進現代農業
中廣網 2007-12-21
[打印本頁] [推薦給朋友] [字號 ] [關閉]
    中廣網呼和浩特12月21日消息 近日,記者從鄂爾多斯市獲悉,他們對土地聯產承包做了大手術,即:打破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體制下的耕作方式,改變原有土地格局,把原本一家一戶分散耕作的土地化零為整,以100畝種植面積為單位,進行集中使用,讓土地實現規模化后,實施機械化耕作、機械化澆灌、機械化收割等。這一做法,結束了農民“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土地上耕種、收割的歷史,把這些活都交給“機械”干了,使農民由“種地人”轉變成只是土地的管理者,實現了農業現代化。這項改革,使土地生產成本降低10%,農民人均收入增加30%以上。

    鄂爾多斯市分管農業工作的副市長白玉嶺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在30萬畝土地上進行了試點,明年開始將全面推廣,力爭用幾年的時間使全市農業實現現代化。

    突破家庭聯產承包形式 大膽嘗試現代農業生產

    在發展農牧業現代化建設工作中,鄂市決策者根據當地實際審時度勢,提出把土地規模化、灌溉節水化、作業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組織化、經營產業化作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具體內容和目標。他們首先在有條件的地方,打破了家庭聯產承包經營體制下的耕作方式,改變原有土地格局,把原本一家一戶分散耕作的土地化零為整,以100畝種植面積為單位,進行集中使用,讓土地實現規模化后,實施機械化耕作、機械化澆灌、機械化收割等,把土地進行整合并連成一體進行規模化經營。在采取節水灌溉的基礎上,對現代農業基地從耕種到收割全部采用機械化方式進行生產,并形成了新的合作組織形式,農民的土地收益則以土地多少和等級為基礎進行年終結算,農民不參加勞動也可以因其承包的土地多少和土地質量的好壞獲得收益。這個做法,解放出了大量的勞動力,政府為此還把他們引到城市從事二三產業,實現了農牧民收入大幅增加。

    為推動此項改革,從2006年起,鄂爾多斯市將4.03億元巨資投向“農牧業優化開發區”,以水權轉換、土地整合為契機,集中打造30萬畝高標準現代農業規模經營示范區。其中,達拉特旗3萬畝、杭錦旗10萬畝、準葛爾旗6萬畝、鄂托克旗3.6萬畝、鄂托克前旗1萬畝、烏審旗2.8萬畝、伊金霍洛旗3萬畝。

    30萬畝規模經營任務下達后,鄂爾多斯市各地立即投入到田間障礙清除、平整土地的工作中。

    位于鄂爾多斯市西北部的杭錦旗總面積1.8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3.2萬人,承擔著30萬畝現代高標準農牧業基地建設項目中10萬畝的改造任務。記者在杭錦旗西北部的呼和木獨鎮調查時,該鎮鎮長敖騰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講述了他們2萬畝土地整理的前前后后。

    2006年冬天,杭錦旗委、旗政府領導來鎮上調研時,提出要發展沿河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當時,呼和木獨鎮黨委、政府領導聽說后,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并積極爭取到2萬畝的土地改造項目。

    今年一開春,鎮里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主抓土地整理工作,按照旗委旗政府的要求,2萬畝的土地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整理出來。3月底開工,4月底完成,時間緊,任務重。

    呼和木獨鎮所整理的2萬畝土地涉及到兩個村,14個社,461戶1706人。他們通過清除田間障礙,平整土包,填充洼地等,把2萬畝土地整理完成后,在規模經營區采取聯戶經營的模式,以5000畝為單位,組成新的經濟合作組織,組織農業生產,年終與農戶按協議分成。

    據呼和木獨鎮大寨村的村民老賈介紹,他所參加的這個組織是若干種田能手聯合組成的,屬于聯戶經營,共有26戶人家,都是平時在村里關系比較好的,他們通過協商選出7個代表負責管理他們的全部土地。老賈因為種田經驗豐富,威望高,成為這個組織里的主要帶頭人。在農忙時,協調和組織農業生產,為26戶農戶搞好服務,其他代表各有分工,有的負責對外聯系農機服務隊,有的負責買種子化肥,有的負責管理財務。

    老賈還舉例說,比如該給莊稼打藥的時候,商量好一畝地需要多少錢,統一好價錢,派代表收錢,聯系農機服務隊來操作,自己不用親自下地打藥;農戶根據土地的等級和畝數的多少籌夠錢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

    用鎮長敖騰的話說,“現在我們就是把賬算好,搞好管理,服務農戶”。

    他介紹,過去,這個鎮有1706個勞動力,現在圍繞農業耕作的勞動力只剩1400人,解放出勞動力394人。原來只有17000畝的土地,通過清除障礙,平整土包,填平洼地等整理后增加到現在的2萬畝,土地平整后,使得實際耕種的土地增加了20%。另外,他們還采取企業反租倒包等形式,整合土地管理規模。同時組建大型農機服務組織,承包各經濟合作組的機械化生產。5000畝的土地過去需要近100戶農民經營,現在只需要26戶,人均可支配的土地由原來的每戶50畝,增加到現在的193畝,留在土地上的人,可支配的土地放大了5倍。有70戶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走出去的70戶,無須承擔耕種土地的任何開支,只是根據自己土地質量的優劣,即土地等級,和承包人簽訂租賃合同就可穩拿租金,最高的每年可拿到每畝300元,最低的70元。

    土地規模化后,便于大型機械化作業。這些機械設備由農機服務隊提供,呼和木獨的2萬畝土地總共成立了4個農機服務隊,每一個服務隊是由有3戶或5戶聯合起來成立的,每個服務隊全程作業面積在5000畝以上,實現從種到收的全程機械化服務。

    這項改革,主要是實現農業現代化,也就是機械化。所以,組建機械服務隊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購買大量農機具的資金是個難題。據介紹,他們每個服務隊要投資100萬元。其中,市政府補貼一半,另一半由服務隊承包人自籌。

    據了解,像這樣大中型的農機服務隊在鄂爾多斯全市有100個,全部進行市場化運作、股份制運營。其中項目區共組建了75個農機服務隊。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責編:格格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