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百姓喜歡把中藥處方稱為“方子”,這一張寫有藥物名稱、劑量、服法等內容的小單子,既是中醫理論指導下辨證施治的具體舉措,也是中醫師面對疾病經四診合參、度量權衡后綜合給出的治療方法。一張藥方絕非簡單的藥物羅列,它的組成有淵源,有發展演變,有嚴謹的理論體系,有明確的用量、用法、劑型,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往圣先賢的文化傳承,具有寶貴價值。下面就一起來了解這小方子中的大乾坤。
方中有規矩
《荀子》云:“圓者中規,方者中矩。”俗語亦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方藥之“方”字,本就有規矩的含義,那什么是方藥的規矩呢?實際上就是方藥組合時所遵循的基本原則,現列舉部分簡述之。
首先,方藥必須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產生。信息時代背景下,民眾通過上網等各種途徑都可以查詢到中醫藥相關的內容,但這些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部分人出現身體不適后,通過簡單檢索查詢、瀏覽網頁,隨意聽信網絡媒體的描述,未經專業醫師、藥師指導,就盲目選方、私自購藥、隨意使用,往往害己不淺。很顯然,這樣得來的方藥并不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形成的。
其次,方藥有自己嚴格的配伍法則,包括君臣佐使配伍、七情配伍、四氣五味配伍、歸經配伍、對藥配伍等。這些配伍法則是經過長期臨床總結,充分掌握藥性、毒性以及藥力后,才得到的藥物之間親疏主次、協同增效、制約減毒甚至拮抗抵消的關系規律。因此,合理配伍更有利于藥物發揮功效,又能盡量避免毒副作用。在這樣的配伍法則下,方中各個中藥分工明確,各盡其責,能夠達到一種沖和、可控的狀態,發揮預期的治療作用。
再次,就是適宜的劑量和劑型。方中每一味藥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分工時都有自己適宜的量,有時需要輕用,有時需要重用,有時不可替代,有時又可替換。比如同一味升麻,在升舉陽氣時,用量宜小,一般3g左右,而用于清熱解毒時卻又需要大劑量,重用至30g。有些方中藥物劑量還存在固定的比例,比如六一散中滑石與甘草的劑量為6∶1,左金丸中黃連與吳茱萸的劑量為6∶1等。以一定配伍和劑量成方后,還可制作成不同的劑型,除常見的湯液外,還有丸、散、膏、丹等,他們各有其用,各有優劣。
最后,還講究正確的煎煮和服藥方法。根據針對疾患的不同,服藥時間也有不同,比如殺蟲藥宜空腹服,補益藥宜餐前服,攻伐藥宜餐后服等。有時還按子午流注法要求服藥時間者。根據方藥的不同,煎煮時有入群藥同煎的一般操作,又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操作,以使藥效充分發揮,同時也可以減低刺激性、毒副作用等。類似的規矩還有很多,如配伍的禁忌、服藥的忌口等。
方中有文化
中醫講理、法、方、藥,以理法為依據,以方藥為工具,方隨法出,法隨證立,中醫的方藥便是在這樣一套嚴謹的規矩下與中醫辨證結果相匹配,從而保持高度統一和一致。所以,方藥中也就蘊含了豐富的中醫文化,現簡單介紹一二。
組方中經常可以看到傳統陰陽文化的影子,如被稱為“群方之冠”的桂枝湯,就可以分出桂枝和芍藥兩組內容,桂枝配伍甘草,辛甘化陽以溫助衛陽,芍藥配伍甘草,酸甘化陰以斂補營陰,生姜與大棗又是一對陰陽對立統一的小組合。又如升降散,取僵蠶、蟬衣這類清化、輕浮的藥以升散火熱,取姜黃、大黃這類苦寒、濁重的藥以降瀉積穢,并用清酒的辛香來助升,蜂蜜的涼潤來助降,組成了一個可以升降清濁以恢復機體平衡的名方。
其實方藥中這種陰陽文化在百姓生活中也十分常見。敦煌夏季白天溫度最高可達40℃,勞動人民往往會以“西瓜汁泡饃”為午餐,大家都知道西瓜可以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但長期單獨吃西瓜又會中傷脾胃陽氣,所以聰明的先祖便將饅頭反復晾曬成干饃,泡在西瓜汁里,既可以解饑,又能制約西瓜汁的寒涼之性。實際上,從現代醫藥角度看,干饃偏堿性,可以中和胃酸。中醫認為,反復曝曬后的干饃有了溫補之性,西瓜汁清解陽明胃以助生津解暑,干饃則溫補太陰脾以助運化寒濕。
方藥中還有其他傳統文化的因素:如三才,《溫病條辨》三才湯中,天冬補肺屬于三才之天,人參補脾屬于三才之人,地黃補腎屬于三才之地;如四象,在漢唐以前的方藥中,就有青龍湯、白虎湯、朱雀湯以及玄武湯的名稱,且組方治療的核心意義都能夠與四象對應;如五行,組成方藥的中藥大多都能滿足五行藥象理論,顏色上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性味上又與酸、苦、甘、辛、咸分別對應。其他的還有兵家的攻伐文化,如把大黃叫將軍、“用藥如用兵”之說法;還有儒家文化,如四君子湯等方劑的命名。
總之,方藥是中醫藥寶庫中彌足珍貴的組成部分,傳播方藥文化,有利于讓更多人了解到中醫樸實、科學、嚴謹的一面,讓更多人了解嚴格遵循醫囑服藥的重要性,并注意忌口和合理作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