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摩拜而再紅的分時租車,是機會也是陷阱
2016-11-14 10:18:00 來源:創事記
瀏覽原圖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蟲二
之前在朋友圈開過一個玩笑,因為摩拜不能進社區,所以要做一個產品,接駁摩拜所不能滿足的最后500米,算是對共享單車爆紅背后商業邏輯的惡搞。
最早的汽車分時租賃從先驅玩成了先烈,而網約車政策受限又特別燒錢,所以門檻更低,還沾點環保理念的共享單車先紅起來一點都不奇怪。
其實,早在Uber爆紅之前,分時租車曾經有過一波行情,但點兒背也始于此時。
當時的玩家有兩類:
2000年的Zipcar和后來的RelayRides都是較早創業公司,二者區別僅在于前者是自有車輛,后者是P2P,那時Zipcar的創始人——有三個孩子的美國大媽Robin Chase是比TK紅得多的共享大咖。
Zipcar憑著4.5-5.5美元的時租價風光過一段時間,2011年IPO時完成31%的超募,星光耀眼,但Zipcar10美元的會員卡多少是個門檻,業務上也太依賴大學城和企業園區,點對點的不規則線性需求對車輛整備和調度系統極具挑戰,另一個因素是后起之秀太多,各種細分場景被挖掘出來,競爭不斷加劇,到2013年公司被租車巨頭AvisBudget收購時已經浮虧了5000萬美元。
2015年改名TURO的RelayRides從沒真正紅過,前后多輪融資1.01億美元,還不到Uber的零頭,抽成則從15%提高到嚇人的25%,后來又因為面臨GetAround和Flightcar的競爭,干脆放棄了時租業務轉向日租。
真正玩得腦洞大開的反而是汽車廠商。
比如奔馳的Car2Go,寶馬Drivenow,大眾汽車Quicar,福特Ford2Go、通用的Maven、奧迪Audi On Demand以及豐田的Rakumo等等。
車企做分時動機明顯不純,很大程度上是這些遲暮巨頭需要一個漂亮櫥窗來展示自己的“創新精神”,潛臺詞仍然是變著法兒的賣車。
編輯:殷雨婷
關鍵詞:摩拜;分時;租車;AvisBudget;Rakumo
記者張璐瑤,通訊員謝錦煥、崔嘉斌、岑柏瀚報道:近日,廣州白云警方盤查抓獲一名盜竊互聯網共享單車的違法人員,并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經審查,該男子向某(男,38歲,湖南省人)對其盜竊共享單車的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已被白云警方依法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
2016-11-07 22:14:00
現在,不論是摩拜還是ofo,都在解決“固定地點取車”和“固定地點還車”的問題,同時,半個小時內的使用價格也從0.5元到1元不等。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對于中國單車公司擴展到海外,認為公司出海沒問題,但是有多少核心優勢和能力存疑。
2016-11-04 10:16:00
經過37天試運營,10月27日,摩拜單車舉行發布會,宣布在廣州正式運營,并推出新車型摩拜輕騎(mobike lite)。摩拜與海珠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為緩解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共同努力。
2016-10-28 09:50: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