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12月3日消息(記者楊振)12月3日,深圳舉行“加快學位建設,促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預計到2025年,深圳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個,顯著緩解學位供需矛盾。

  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聶新平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深圳人口流入增速快,目前每年人口凈流入接近50萬,而常住人口出生率維持在15‰。雖然近年來深圳學位建設力度空前,但是高供給仍難充分滿足入學的高需求,基礎教育學位建設速度依然趕不上供給。同時,學位建設還面臨建成區域用地資源緊張問題,教育用地整備比較難,成本很高,老舊小區和城中村片區學位配套不足等問題迫切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更強的措施、更嚴的監督加以破解。

  為此,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范等方面的因素,經過深入的調研和測算,《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學位建設推進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深圳全市預計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座,加上此前已經規劃正在建設的新建公辦普通高中學位9.7萬個,合計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接近一百萬座,建成之后深圳全市公辦義務教育總規模將接近翻一番,預計能夠有效緩解學位供需矛盾。此目標將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2020-2022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9萬座、幼兒園學位6萬座。第二階段(2023-2025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5萬座、幼兒園學位8.5萬座。

  此外,為了確保基礎教育學位快建、優建,《實施意見》提出五個方面的舉措。推動學位建設駛入“快車道”:一是優化學校建設審批流程,開辟加快學校建設的“綠色通道”。二是抓緊實施一批已經規劃的教育用地,抓緊落地,深圳已有359塊規劃教育用地,目前還沒有實施的,將盡快抓緊實施,這些全部能夠建成將能落實58.9萬座義務教育的學位,對于這些規劃的教育用地要全面梳理核查,分類提出實施意見,對于規劃實施性差、土地整備難度大,2年內無法啟動建設的教育用地要進行就近置換調整規劃。三是規劃新增一批教育用地,新增100公頃教育用地,國有儲備用地、新增用地、盤活存量土地、閑置用地及現狀為空地的地塊等優先用于學校規劃建設。通過法定圖則修編或局部調整、城市更新專項規劃編制和土地整備等方式增加基礎教育設施用地。四是各區對具備條件的現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要改擴建一批,來新增學位。五是優化學校設計建設標準,打造面向未來、引領發展的一流精品學校,提升學校空間的綜合使用效能。保地保用集約建設。

  為了加快實現基礎教育優質發展,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實施意見》還強調,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包括硬件條件優質均衡,師資隊伍高素質建設,也是優質均衡;同時入學機制要體現優質均衡,完善義務教育的入學機制、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積極探索未來教育形態,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是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強調的是優質普惠,不斷健全公、民辦幼兒園管理機制,提升辦學品質,構建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三是推動民辦中小學優質特色發展。包括健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支持民辦學校優質特色發展、加強民辦學校和幼兒園的師資隊伍建設。

  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深圳將新增近百萬學位,怎么樣保證我們新增的學位是優質?深圳教育部門將在資源配置方面實現高質量。一是教師隊伍建設,要采取引進和自主培養并重的辦法整體提升深圳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二是優化基礎教育各類學校設計和建設標準,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一定要做到“辦一所、優一所”,要把每一所學校辦成市民家門口最好的學校。三是優化實施《深圳市義務教育學校設備設施配備標準指引(2020年版)》,所有新建的學校都要按照這個《指引》來落實教育教學的設備設施。四是發揮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優勢,實施智慧校園建設達標工程,實現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要打造有“大腦”的學校。

  在優質均衡方面要實現高質量。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要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和學區化管理,要實施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工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到2025年,納入集團化辦學、學區化管理的學校占比要達到50%。二是實施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實施差異化的扶持政策,規范民辦學校辦學,全面提升民辦學校的辦學質量。三是籌劃建設深圳市云端學校,通過智能化手段,在全市范圍內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四是大力引進國內外名校來深圳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