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網紅盤”,項目均價約13.1萬元/㎡,而周邊華潤城潤府的二手房均價約18萬元/㎡,價差達到4萬至5萬元。這意味著按該樓盤最小的100平方米戶型算,如果搖中一套再賣出最少能賺500萬元。如此大的套利空間,購房者眾也不足為奇,甚至出現眾籌打新、代持購房的奇葩景象。(深圳再現“萬人搶房” 中一簽賺500萬

  上千萬一套的“網紅盤”,竟然成了擠破腦袋的“剛需”,這事就算發生在經濟水平較高的深圳,也顯然是當下樓市調控的警世寓言。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之所以賣得這么火熱,是因為與當地二手房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價格倒掛現象。簡單說,打新買個新房,轉手的利潤起步就是500萬元。暴利之下,投機盛行,于是眾籌買房、代持打新、合伙購房等奇葩景象就應運而生。

  “擠破頭”買房的盛景,當然不是來買新房解決居有其屋的安居剛需的,說到底,這都是來撈一筆、賺差價的。其實,限售初衷是好的,比如該項目明確按照優先滿足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的原則;但事實上,效果又是差的,據媒體報道,開盤當天最搶手的房源是總價超過2000萬元的超大戶型。這實際上就給當下的樓市調控提出了一個新問題:新房的絕對價格固然要關心,對于這種買到就賺到的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樓盤,恐怕還是要特事特辦,在銷售策略之外打一些組合政策的補丁。比如,增加一手持有時間,或者用稅收杠桿增加中簽者的轉手成本。

  安居才能樂業,宜居才能宜人。“房住不炒”的政策取向,不僅在于中央三令五申,也不僅在于央行貨幣政策報告中耳提面命,最要緊的,是城市政府要從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高度,及時有效應對樓市交易中的“爆款問題”,讓每個購房者,都能在具體而微的市場交易中,看到職能部門打擊炒房投機的作為以及捍衛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的決心。(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