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沒人想到,由黑龍江蔓越莓回禮引發的“互贈禮物大作戰”,演變成了一場家鄉特產的“驚喜大放送”。從四川雅安的魚子醬、安徽六安的鵝肝,到山西運城的大閘蟹、上海崇明的藏紅花,再到新疆伊犁的羅氏沼蝦、甘肅張掖的南美對蝦,不少網友直呼“身在家鄉為異客”,沒想到自己的家鄉還有這樣的特產。

準確地說,這種驚訝源于“反差感”。其一是這些土特產的生產條件和地域,突破了人們固有的認知。不少網友就表示,沒想到南蟹可以北養。其二是這些新火起來的家鄉特產有特色但并不“土”,甚至有點“潮”,是高附加值和高生活品質的代名詞,打破了人們對于特產“土味”的刻板印象。

其實,各地火起來的特產,并非傳統意義上土生土長的特產,而是各地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從外地引進并發展起來的。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等資源豐富且各異,為各地發展新土特產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間。加之近年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的發展,設施農業建設穩步推進,這也幫助農業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自然的過度依賴,變相拓寬了農業生產的空間。訂單生產等模式的日益成熟、互聯網平臺對農產品交易和銷售的加速賦能,也撥快了特色產業的發展時鐘。

眼下,各地被網友要求進行“農業大摸底”,看似是調侃,實則是對新土特產發展的關注和熱望。一方面,人們期待這些近在身邊的“不土特產”能在更大范圍內“廣而告之”,“接得住”更龐大的消費需求和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更深切的是,人們寄望通過對這些“不土特產”的宣傳和推廣,更新他人對自己家鄉的認知和對“特色”的了解,讓一地獨特資源得到更深層次的挖掘,并轉化為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自家特產在一眾競爭對手中成功“出圈”、提升知名度?對不少地方來說,的確是值得用心解答的開卷題。從長遠看,做好“不土特產”這篇大文章,還需更深刻認識地方特色資源及優勢,順應消費需求和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種類,吸引更多技術、人才等資源聚集,切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有力支撐。我們期待“不土特產”帶來更多驚喜。(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莫潔)

編輯:吳海波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