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近日,多位消費者向《天天315》節目組郵箱及央視頻“天天315”賬號的爆料頁面留言反映,十倍學堂、ibanker學堂的7999元的“進階理財培訓課”,疑似是“騙財課”。交費前承諾的永久學理財、一對一私教、帶你賺回學費、教你實現財務自由,交費后不但承諾沒兌現,如今,機構、老師都處于失聯狀態。

消費者李先生介紹,去年年底他因一個“一元上12節理財體驗課”的廣告而加入十倍學堂、ibanker學堂的理財培訓微信群。體驗課快進入尾聲時,所謂的老師開始勸說學員花高價購買進階課程,說是交費后可以永久學理財,還時不時發截圖說一些學員跟著老師實操,已經賺回了學費。李先生回憶,機構的老師有時還會和他私聊,說些“制造焦慮”“提升興趣”的話,還給他發一些收益圖。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他又花7999元購買了進階理財課。李先生說:“體驗課內容還是很不錯的,進階課學費挺高,但他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人是可以把學費賺回來的。然后就沒有覺得特別貴,當時他還誘導我們,沒有錢,好像更應該報這個課,可以改變現狀。”

消費者張女士也有同樣的遭遇。在體驗課程群內,老師不斷發消息稱授課老師是“行業頂級投資人,主戰二級市場”“有十幾年的投資經歷”。而交費后,可以永久聽老師線下課程、享私教群服務等等。張女士說:“他就說跟著老師,說老師是特別厲害的一個投資人,能永久聽他的課,還有一對一的指導。”

交費后,張女士發現,這位所謂投資大咖的投資理念其實就是“買學區房”。據張女士發來的交費前機構承諾要上的主課課表顯示,課程內容包括基金課、股票課、財務報表分析課、房產投資課等100多種課程。如今,課程連十分之一都沒有上完,機構就已經失聯了。

理財(圖片來源:CFP)

據了解,目前只有少部分學員在交費后拿到了發票和協議,但是發票的類目是“咨詢費”,而所謂的協議,其實是幾張報名繳費須知,并不是協議。由于缺少維權憑證,目前學員們維權舉步維艱。

根據天眼查顯示,“十倍學堂”——后更名“iBanker學堂”“慧財學堂”,運營主體是北京維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管理咨詢、經濟貿易咨詢、教育咨詢等,不包括教育培訓。

北京維創企業公司是否具備相關的教育培訓資質?為什么不提供合同及發票?退費問題如何解決?記者多次致電北京維創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但公司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是理財教育課堂還是投資理財陷阱?退費問題如何解決?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裘葉提醒:“不要輕信機構做出的各種不符合實際的承諾和所謂的案例,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理性的梳理和考慮。其次,雙方需要簽訂書面的培訓合同,對于培訓課程的內容、數量、授課的老師、能夠達到的培訓效果以及解除合同退費等重要條款的約定,要明確細致。如果后期出現爭議和糾紛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先行調解,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

首部《國民財商教育白皮書(2021年)》顯示,僅2019年,我國新增“理財教育”“理財培訓”相關企業近2000家,較10年前增長了800%。由此,很多專家預測,財商教育將是一個達到百億級規模的藍海市場。

一些業內人士及法律界人士認為,財商教育確實有必要存在,但行業不規范現象亟待監管。北京中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曉認為:“目前來看,理財培訓機構涉嫌虛假宣傳問題比較嚴重。實際上理財培訓機構的宣傳,包括它后期開展的教育服務中所涉及的宣傳和引導,都需要符合廣告法以及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但我們看到現在一些機構會選擇打擦邊球的做法來規避監管。總體而言,我是贊同對財商教育進行持牌管理的,這個管理必須精細化,因為財商教育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因此對于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才能開展某類財商教育培訓,應該建立起一個明確的標準。對于涉及高風險投資標的培訓內容的,無論是對于機構本身,還是教師的資質都應該有明確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便于監管部門的管理,也便于消費者的選擇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