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佛山1月24日消息(記者 夏燕)“經濟高質量發展靠創新,創新最根本還是靠人才。”在1月22日召開的中共佛山市順德區委召開十三屆十一次全會上,佛山市委副書記、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一語道出了發展的根本動力。

  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創新,誰就擁有發展的先機。正如郭文海所言,不管是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還是擁抱資本市場,發展都離不開人才。

  40多年前,從農業經濟邁向工業經濟的過程中,順德曾大力引進人才,涌現出一批“星期六工程師”,在90年代形成了獨特的“孔雀東南飛”現象。

  如今,傳統工業經濟正在大步邁向智能化工業經濟,順德決心面向全球引“智”,再度“筑巢引鳳”。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關口上,新一輪“搶人大戰”已經在全國各地打響,順德將如何取勝?

 

  科技創新根本靠人才

  “創新的‘落地生根’, 根本上要靠人才”、“落實新發展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根本還是靠人才”,在郭文海的講話中,“科技創新”與“人才”不僅多次被提及,而且牢牢地綁在一起。

  《新職業——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預測,未來5年智能制造領域人才需求量將到達900萬人,人才缺口達450萬人。

  在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過程中,人才與創新猶如“枝”和“葉”,枝繁才能葉茂。

  近年來,順德加快產業數字化,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同時美的、碧桂園、格蘭仕等企業也在加快數智化轉型,對于智能制造人才有極大的渴求。

  美的集團總裁助理、人力資源總監劉敏透露:“到2021年,美的集團計劃在全球引入1900名碩士人才,160名博士人才,重點聚焦在新材料、仿真、電控、變頻技術、算法、人工智能等方向。”

  同時,劉敏還表示,隨著業務轉型,美的也在進一步規劃未來的新業務布局,這些新方向都將招聘500名以上的技術和關鍵人才。

  對人才擴招持有相似意見的還有碧桂園。

  “目前,我們對機械設計、軟件開發、自動化、AI等相關專業的碩博高學歷人才需求量約740人。一些核心崗位,如運動控制算法專家、導航算法專家等,更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碧桂園集團人才管理部副總經理吳文葵說。

 

“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中,新寶電器頒發“高級技術顧問”聘書。(央廣網發)

 

  2020年12月,在“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中,新寶電器為11位國賽選手頒發了“高級技術顧問”聘書,并給出“底薪過萬、獎金上不封頂”的薪資待遇。新寶電器人力資源模塊助理副總裁譚本鄉介紹:“新寶有56家分工廠,而工業4.0、物聯網、云計算更是企業轉型升級的稀缺崗位。”

 

  讓人才與發展實現“良性循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宏觀經濟研究室執行副主任孫超認為,首先要有高質量的人才“雙循環”作為基礎,才談得上后續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轉化、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以碧桂園集團旗下初創型企業博智林機器人為例,該企業從全球聘請高科技行業優秀人才,目前研發人員超過4000人,平均年齡30.2歲,博士和碩士占比超過20%,海外人才超過120人,各領域專家級人才超過220人。

  人才的充足為博智林自主研發建筑機器人的核心算法和核心零部件提供了堅實力量。“目前全球的協作機械臂產業還是藍海的狀態,全球最大的協作機械臂廠商一年的銷量也就是幾千臺,博智林已經有500臺的訂單在簽訂之中。” 博智林機器人副總裁劉震介紹。

  同時,在企業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人才的貢獻有目共睹。2019年,小家電企業小熊電器上市,近300人的研發隊伍展現了極強的“戰斗力”。“研發能力從之前的一年100個新品,提升到150個新品,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說。

  當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及“雙循環”的大背景,順德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人才觸手”必須伸向全球。

  孫超指出,越是在國際環境趨向保守的艱難環境,越是應該招募人才。“尤其是頂尖科學人才的順暢交流、盡情發揮納全球人才‘為我所用’。”

  對此,順德在2020年9月舉行的人才工作大會上,就面向全球發布了企業“招才引智榜”,放出首批360個年薪超百萬的崗位和超5000名碩士和超420名博士的需求。
觀察榜單后不難發現,崗位需求與企業智能化轉型密切相關。

  以格蘭仕為例,在向全球發布的超2000個的碩博人才需求中,主要為滿足工業4.0基地建設和芯片制造的需求。

  未來的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南京大學長江產經智庫特約研究員姜彩樓看來,隨著世界新技術革命的不斷推進,社會對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高。

  “要把握大勢、放眼全球,搭建起人才集聚順德的大舞臺,以事業留人、以服務留人、以環境留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郭文海強調。

 

  順德的態度與做法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目前缺口超過500萬人,國內的供求比例為1∶10,供需比例嚴重失衡。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如何在新一輪人才大戰中取勝?順德的底氣和戰術是什么?

  “順德在改革開放40余年來,正是依托了人才,才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蝶變。”在2020年順德區人才工作會議上,郭文海表示,40余年的人力資本積累與人才工作經驗讓順德有著天然的優勢。

  20世紀80年代,當時的順德縣走遍南昌、武漢、上海等地引入專職人才,形成了“孔雀東南飛”現象;1991年,順德從全國各地錄取了80人舉辦了首期企業中高層管理干部培訓班;1994年,順德首次開辦了大型的人才招聘會……

  不斷地“走出去”和“引進來”,讓順德在2007年早早成為了“人才大區”。不過,在人才密度、高層次人才等一些高質量型指標方面,順德還存在著差距和不足。

  為此,順德進行了將近10年的探索。期間,順德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決定》、十大配套政策、開展“人才政策回頭看”行動、出臺“人才新政30條”等政策。

  一系列舉措幫助順德積累了一定的高層次人才資本。根據2020年12月底發布的2020年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設站名單,佛山市3家單位上榜,其中順德區2家。目前,佛山市累計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4家,順德區共33家,占比51.5%。

  多年的經驗,也讓順德在如何留住人才上頗有心得。

  2020年9月30日,在對過去政策重新梳理、整合、優化升級的基礎上,順德又發布了新的人才政策,新政涵蓋住房、子女教育、醫療服務等更具人性化的服務。

  “這是站在全國一流人才政策的高度來進行修訂的。”郭文海強調,“順德要成為人才涌入、人才成長、人才安心創業、舒心生活和舒展才華的好地方。”

  今年1月4日,順德再度發布“919人才工程”, 打出“9”張人才服務王牌。

  “919人才工程”提出,未來5年,順德投入人才補貼將不低于10億元,并投入5000萬元資金扶持創新創業團隊,同時為全區各類人才提供10000套人才房、為高層次人才子女提供不少于10000個優質學位等。

  一系列人才政策,目的就是全力支持企業面向全球招攬大批優秀人才。“讓來到這里的人才都愛上順德、留在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