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8月9日消息(記者譚朕 陳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吸煙有害健康,二手煙更是害人。近年來,全國已有20多個城市出臺了城市無煙法規,北京和上海等城市都規定“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煙”。
《重慶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條例(草案)》雖然擬禁止“托幼機構、少年宮、中小學校、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等室內外區域”禁止吸煙,但也擬允許餐廳、酒店、KTV等娛樂場所設立“室內吸煙房”。
《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后,很多人表示疑惑,控煙條例明明是在對室內“吸煙”亮劍說“不”,但為何又在一些場合給了吸煙者一定的“生存空間”?如果《條例(草案)》在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的規定中遺留一些“尾巴”,會不會影響控煙行動目標的實現?
《條例(草案)》第9條規定了10類擬禁止吸煙場所的范圍,涵蓋了學校、醫院、商超、交通工具等場所的室內區域。其中,還特別規定了對托幼機構等以未成年人為主要活動人群的場所的室內外區域,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的室內外區域實施禁煙。此外,《條例(草案)》還將電子煙也納入管理。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前主任姜垣認為,重慶市立法保障公眾健康的出發點值得肯定。姜垣表示:“確實有很多亮點,比如它包括了煙和電子煙。我們看到重慶市二手煙的暴露率水平,包括它的吸煙率也很高。而且它是直轄市,3000多萬人。所以這個法律確實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但是,《條例(草案)》也劃定了三類“限制吸煙的公共場所”,包括:各類餐飲服務場所、各類住宿休息服務場所、各類公眾休閑娛樂場所的室內區域,在限制吸煙場所可以設置獨立的吸煙房,場所內除“吸煙房”以外的其他區域禁止吸煙。資深控煙專家、中國控煙協會原常務副會長許桂華指出,“吸煙房”無法有效防止煙草煙霧危害。許桂華表示:“在室內公共場所設置吸煙房,根本無法有效避免煙草煙霧的危害。據香港科技大學研究表明,即使是設置密閉良好的雙層門,同時也設有強大的通風系統,也不能防止二手煙外泄到其他區域。”
姜垣認為,從執法層面來說,限制吸煙區的設立增加了執法成本,使條例難以執行。她表示:“如果設置有吸煙區,有禁止吸煙區,實際上執法就很困難,不好判斷是吸煙區還是禁止吸煙區(吸煙的)。所以執法來說也應該是一個統一的、明確的全面無煙的法規,才能夠好執法。”
此外,《條例(草案)》還規定,除限制吸煙場所以外的各類企業的室內公共區域為禁止吸煙場所,對此,姜垣認為,這條規定模糊不清,會給一些人鉆空子的機會。她說:“它不是說室內工作場所全面禁煙,它引入了一個室內公共區域禁煙,不是公共區域,它就是限制吸煙區,又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比如說辦公室,是不是室內公共區域?”
有報道稱,在重慶市控煙立法調研中,餐飲老板、酒店負責人等經營者對立即全面禁止室內公共場所吸煙感到有些為難,擔心影響生意。姜垣表示,北京、上海和深圳的經驗表明,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不會對經濟造成影響。姜垣說:“全面禁煙了,餐廳會不會受影響?像重慶的成人吸煙率是24%,76%的人不吸煙。禁煙了以后,這些人會更多地去就餐,所以一個城市更多的人可以享受這種無煙的就餐環境,不會對經濟造成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防治新冠肺炎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持通風,重慶擬在公共場所設置吸煙房的做法顯然不利于疫情防控。吳尊友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短時間內不可能控制新冠肺炎,在吸煙室吸煙增加了感染、傳播新冠肺炎的風險。因此,不主張也不支持在公共娛樂場所內,在公共室內設置吸煙室的做法。”
立法是推動禁煙控煙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2015年6月,北京通過了一部史上最嚴的禁煙令,2019年的數據顯示,北京的成人吸煙率由2014年的23.4%下降到了20.3%;上海在2017年立法全面禁煙后,成人吸煙率從全面禁煙前的21%下降到了2019年的19.7%。
有媒體梳理過,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3個城市出臺了“全面無煙法規”。許桂華指出,“全面無煙立法”是大勢所趨。她說:“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秦皇島等二三線城市都實現了全面無煙立法。近期,廣東省、河南省兩個大省新修訂的省愛國衛生條例也明確規定,省內所有城市內的工作場所、公共場所、交通工具等全面禁煙。他們敢于在如此厐大的地理范圍內,在擁有上億人口數量的地方,實施全面禁煙行動,正是由于他們在考慮經濟發展的同時,將人民健康放在優先位置。”
姜垣表示,考慮到法規執行阻力,可以嘗試設置執法緩沖期,循序漸進推進全面禁煙。“比如說一些特別難的場所,你可以設置一個明確時間的緩沖期,比如緩沖一年,重慶這次是8月15日之前征求意見,我們希望在二審的時候或者在三審的時候,能夠通過一個全面的法規。”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