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公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聚焦于快遞業安全發展的老問題和新挑戰,其中,對用戶的電子數據信息安全進行了專門的規定,對企業違規行為明確了嚴格的法律責任。為什么此條例中有“暫行”二字?條例對我國快遞業的發展又能產生什么樣的積極影響?
十年前,快遞還不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但到了今天已經有不少人離不開它。動動手指就能買各式各樣的東西已經成為了我國消費者的日常,電商和物流的飛速發展更培育了我國巨大的快遞市場。根據國家郵政局提供的數據,我國快遞業務量的規模已經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包裹快遞量超過了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對全球包裹快遞量的增長貢獻率超過了50%,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快遞大國。
在見證成就的同時,快遞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實名制落地難、用戶信息泄漏等問題都是快遞業繞不開的瓶頸,昨天《快遞暫行條例》正式公布。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快遞暫行條例》對我國快遞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快遞暫行條例》是快遞業在黨的十九大以后取得的重要立法成果,是全球為數不多、全方位調整快遞業法律關系的專門法律。作為行政法規,其效力在郵政行業里僅次于郵政法,高于郵政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是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的上位法。
整個條例通篇分為八章四十八條,從經營主體、快遞安全、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我國快遞業進行了規范。條款主要圍繞權益保障、寄遞安全、綠色發展展開。
首先來看權益保障。參與快遞業的主體不少,快遞企業、快遞員、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權益。隨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能通過物流鏈條上行到城市,但生鮮農產品本身易損,加上包裝不統一、中間轉運環節過多,經常出現破損理賠問題。
此前,來自山西運城基層快遞站點的員工李朋璇就曾遭遇過這樣的問題,他在網上留言:“蘋果所產生的磕磕碰碰和破損,主要由快遞這邊來承擔,但做快遞我們一件賺一元多,賠的話每件要賠三四十元以上,這種情況快遞有點吃不消。”
《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打破了李朋璇此前的顧慮,條款明確:“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
再看寄遞安全,大家去網店快遞物品都會發現,不少快遞公司會張貼告知一些物品禁止快遞,這樣是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可即便是這樣,快遞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也給個別不法分子利用快遞渠道留下了機會。因此在寄遞過程中發現危險物品、違禁物品以及用戶信息泄漏的情況屢見報端。對此馬軍勝局長強調,條例著力優化、實化、細化快件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條例規定快遞企業收寄快件應當依法驗視內件,郵政管理部門對快件內件物品有禁寄和限寄的規定,如果交寄人拒絕驗視,快遞企業不得收寄。條例規定快遞企業要執行實名收寄制度,要求企業使用安檢設備對快件進行安檢,同時還增加了數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大家關心的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在條例草案里都考慮到了。
不過,從名稱來看,這是一個暫行條例,對此馬軍勝局長就“暫行”二字的意義進行了解讀,一是因為快遞是新業態,有很多未知,要給它留有空間;二是對于政府部門來講,一定要堅持包容審慎監管。
此條例的第三個方面是綠色發展。快遞在方便大家的同時,也制造了大量的快遞垃圾。盡管企業紛紛推出了可降解的膠帶、可回收利用的紙箱,但基于成本的考量,便宜好用的普通紙箱仍然是不少企業的首選。
快遞專家趙小敏表示,條例從導向上強調要建立綠色生產消費的制度,明確鼓勵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復使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企業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但這仍然不夠,他建議制度上要針對綠色環保進一步細化,甚至是推出更為更強有力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