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之聲“新春記憶”系列報道,通過40年來春節生活中的點滴變化,勾勒時代發展的軌跡。春節,是闔家團聚的重要節日,因此一向少不了歡笑,這笑聲不僅來自親朋好友的相聚,也來自廣播、電影、電視和網絡上各種豐富的節目。這些歡笑讓人輕松喜悅,也記錄下辭舊迎新的思考和感悟。
1979年1月28日,農歷正月初一,廣東電視臺和香港無線電視聯合舉辦“羊城賀歲萬家歡”,廣東、香港和澳門的電視觀眾同時收看到4個小時的電視直播。這是內地和境外的第一次跨境電視直播,經過了國務院港澳辦的批準。有人評價說,它標志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國內文藝界在意識形態上的首次開放。
1982年春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的《春節串門聯歡會》,用上門拜年的方式,走訪新鳳霞、侯寶林、關學曾等藝術名家,輕松的表演方式贏得更多笑聲。
在節目中,闊別舞臺多年的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反串了京韻大鼓《擋曹》,丈夫吳祖光就朗誦了自己十年前寫的詩。
1978年,中央廣播說唱團的相聲演員李文華和姜昆在照相館跟攝影師聊天受到啟發,創作了《如此照相》,用相聲思考剛剛過去的那個時代。
李文華:你等等,鼻子高點怎么也不照?
姜昆:鼻子高,估計大概容易引起里通外國的嫌疑。
李文華:穿花衣服?
姜昆:那是低級趣味。
李文華:燙發?
姜昆:資產階級生活方式。
李文華:梳小辮兒?
姜昆:缺乏革命精神。
李文華:梳抓鬏兒?
姜昆:政治上幼稚。
李文華:梳髽兒?
姜昆:封建主義的殘余。
姜昆在后來的采訪中回憶說,“一開始,一些中層干部反應不熱烈。可能他們為我擔一份心,所以表演時,他們都不笑。然而,當我走向基層,那個效果可叫做‘山崩地裂’,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是一種幾何型的反應,我說的是1,觀眾想到了2、4、8、16,甚至更多!
《如此照相》連同其它14段相聲新作一同被收入1979年出品的紀錄電影《笑》。曾經的苦難和荒唐通過這些作品化為會心的笑聲。
廣播電視和文藝工作者也通過各種節目形式,帶來更多的歡笑。
進入90年代,娛樂方式逐漸發生變化。人們可以通過電臺點歌,當作禮物送給朋友,也可以在電視小品里看到自己的生活。
以往,春節節目中的段子能當作未來一年談笑的來源,但現在,文化生活豐富,傳播渠道多元,歡笑分散到日常生活中,在每一天的不同時刻,私家車里聽相聲的人,地鐵上看網絡視頻的人,臉上都有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