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2017!]樓市冷暖 住為先
2016-12-21 07:35: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莊勝春)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樓市“去庫存”,此后因種種原因,樓市出現較大波動,呈現“冰火兩重天”。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明顯,三四線城市庫存堪憂。今年的會議給予房地產明確定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何理解這樣一個口語化的表達?一系列復雜的制度安排,又該怎樣落實?
回想今年最具代表性的樓市現象,恐怕非“買房式離婚”莫屬。樓市有風險,離婚需謹慎的警示牌前,辦理離婚的市民排起了長隊——今年年中上海、南京等一些地方這樣的場景,是過去半年中國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陡然上揚、調控密集回潮的集中寫照。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暴漲又逼得國慶前后9天22城再度祭出限購等藥方。
這并不意味著“去庫存”的口號喊錯了。只是中國樓市正在走入前所未有的分化時代。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土地供給不足,房地產成了貨幣蓄水池;對于三四線城市、特別是縣城來說積攢了大量庫存,缺乏發展動能,去化周期動輒十年、甚至二十年。不少專家強調,解讀“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首先要明確這個基本面。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指出,房子是為了住的,但住的問題在一線城市沒有得到好的解決;不是為了炒的,是因為現在沒有別的投資渠道,大量資金炒房。他認為,這句話暗含著兩層意思,一是要遏制對于房地產過度的投資和投機現象,二是對地方政府未來的轉型提出要求,怎樣更加關注以人為本、提高城市包容性,提供更多用于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商品房。
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表示,房地產政策應服從、服務于防控資產性泡沫而不是用房地產來穩增長或保增長,“現在房地產市場冰火兩重天,分化越來越嚴重”。
前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明顯降溫。乍看之下,問題似已緩解。但過去十年房價“越調越高”的現實,讓不少人對這樣的數據能否持續心懷忐忑,暫時的降溫,會不會意味著更強力的反彈?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直面問題根源,強調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梳理了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五大手段。土地問題首當其沖,過去一輪房價漲得最快的往往是這幾年收縮土地供給最嚴的。會議把脈供需,指出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
更深層次的是會議有關“落實人地掛鉤政策”“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等方面的表述。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指出,這有助于疏散中心城市人口,促進中小城市發展,實現雙贏。“人地掛鉤很重要的方面是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出,土地供應要減少;一二線城市人口流入,土地供應要增加”,倪鵬飛分析說,過去政府的政策沒有適應城市的發展向城市群方向進行、中心城市要向外擴散的需求。
發現問題,如何實現?會議提出,要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倪鵬飛解讀,有了人氣兒才有機會消化庫存,這種吸引力包括公共服務、創業、就業環境的提升。李鐵則強調,其背后是城市發展模式、政績考核方式的轉型。“現地方財政已經斷了來源,房子賣不出去,土地創收大幅度下降。不要求快速恢復GDP增長、搞政績工程,而要進行發展模式的轉換,要解決實體經濟發展、就業問題”,李鐵說。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向雖然明確,做起來卻非一日之功。2017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編輯:倪艷楠
關鍵詞:去庫存;樓市;房地產政策
今年以來,遼寧省14個市根據各自特點,分別制定出符合本地房地產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方便百姓購房需求的同時,去庫存效果明顯。
2016-10-17 14:14:00
說到底,去庫存的核心還是人。讓這些“心有牽掛”的人走出農村,留在城市,重慶怎么做?
2016-08-12 08:10:00
自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去庫存納入今年工作重點,至今已經半年有余。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44個房地產庫存同比下跌,去庫存效果初顯。但另一方面,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仍然超過7.1億平方米;不少地方房價猛漲,頻出“地王”。
2016-08-11 07:41: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