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最美現象”的發源地,是一座“最有溫情的善城”,是“杭鐵頭”精神的鑄造地,大災大難面前,杭州這座城,從不缺乏充滿勇氣和善意的“戰士”。
  2月9日起,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推出《戰疫在杭州·最美逆行者》專欄,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斗中一個個挺身而出的杭州“英雄”。截至2月24日,43個杭州故事被超過1.6億網民點贊。原本平凡的他們,在特殊時期迸發出的光芒,一點點匯聚,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他退伍后“下沉”社區,微信步數常年“3萬+”,是百姓服氣的矛盾解決專家。疫情發生后,快退休的老黨員說著“這里我熟,我不上誰上”,主動請纓加入一線防控隊伍。幾天前,因多年積勞成疾且連日堅守,他于家中突發心梗搶救無效去世,沒能見到2個月后即將出世的小孫子一面。
  殉職干部 韋長春
  她是街道的80后社區主任,一名準新娘,大年初四是原定披上嫁衣的“大喜日子”,為了守護一方社區居民平安,她加班加點排摸社區5400余人。婚禮怎么辦?她說:“等疫情過去再說!
  “最美新娘” 王水英
  他是一名程序員,在狹小的機房隔離工作360個小時,他要保證全市孩子“模擬課堂”的正常上線,不能洗澡,泡面加鹵蛋是加餐,凌晨1點成功解決技術難題后,他在日記寫下“我真是個天才!”
  程序員 王鵬飛
  他是一名鄉村醫生,也是個老黨員,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后,60歲的他主動申請加入防控一線,他的防疫“旅程”是每天騎行至少20公里,奔跑十幾戶人家。我們在過年,醫護人員幫我們在過關。這是老百姓的心里話。
  村醫 孫樹明
  她是奔赴武漢醫療隊伍中的一份子,一名90后,她在請戰書上寫下:“非典時期前輩們為我們保駕護航,現在輪到我們90后來為前輩們沖鋒陷陣。”
90后護士 余賽婷
  他們,還有與病毒最接近的檢測實驗室檢疫人,有“疫情不退,我不退”的軍人、公安,有既是院士又是戰士的國寶級老專家,甚至還有犧牲“疫”線的人民戰士……
  這些閃著光的人物都是《戰疫在杭州·最美逆行者》的主人公,當戰疫集結號在杭州吹響,他們扛起職責和使命;當人們被勸離“疫”線,他們毅然逆行一線,他們只是堅守崗位的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孩子的父母,但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用最平凡的話語寫出最動人的抗疫旋律。
  他們是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奔赴武漢
  “武漢有需要,我隨時帶隊前往。”今年,李蘭娟院士已73歲,2月1日,李蘭娟帶領團隊第二次趕赴武漢入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在這里的每一天都行程滿滿工作到深夜。2月11日,李蘭娟走進ICU看望病人,并帶去了李氏人工肝系統和“四抗二平衡”救治模式。如果說第一次去武漢,李蘭娟院士的建議對組織疫情蔓延及全國起到積極作用,那么這一次,逆行的李院士在闡述一個白衣戰士的醫德仁心。
  李蘭娟院士
  “相信爸爸,我們一定會取得這場戰斗的勝利。希望你在未來的成長路上,學會勇敢樂觀,積極向上。”在武漢的定點治療醫院里,杭州市紅會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何飛給新生女兒寫下了一封信。出征時,距離妻子離預產期只剩最后一周,何飛見到女兒第一面,是在視頻通話里,信件最后他寫下:“讓我們一起等待勝利的到來,那時候,等每一個人都放心地摘下口罩,你就能看到大家一張張美好的笑臉。
  杭州市紅會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何飛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向湖北省累計派出醫護人員2008人。“我將勇于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堅決完成任務。”是醫療隊堅定的宣誓聲。“健健康康去,平平安安回來。”是他們背后兩千個家庭和所有浙江人民最熱切的期盼。
  他們是90后,青春無畏沖鋒向前
  2月14日,浙大二院消化內科護士長呂敏芳在送走第四批浙江省援武漢醫療隊后,百感交集。453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最強戰隊”里,有經驗豐富的醫療業務骨干,還有科室里“最小的娃”——今年工作剛滿一年的23歲護士余賽婷。面對主動請纓,呂敏芳無法拒絕,寫下了一首《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戰場》長詩,這首詩滿溢長輩的擔心和信心,在被央廣網、新華社等媒體轉發后,引發強烈的社會共鳴:
  “我知道,穿上戰袍,你就是戰士沒有年齡,只有戰斗。我知道,踏入禁地,你就是勇士,沒有經歷但有底氣。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戰場,逆風飛行,披荊斬棘。孩子等你歸來!
  2020年,第一批90后進入而立之年。像余賽婷回應的,“我只是醫療隊伍中普通的一份子,隊里許多老師舍小家顧大家,這種精神給了我往前沖的動力。90后們已經成熟獨立,脫離保護,在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狙擊戰中,他們成為了戰疫的主力軍,義無反顧用青春的活力和韌勁守護大家的健康和生命。
  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學生盛澤韜帶領40余名志愿者,從1月28起,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7點站崗11各小時,在杭州上城區各卡口組織參與志愿服務。新入職下城保安服務公司的90后馬沖在疫情發生后,主動放棄過年回家的機會,在工作中受了傷,簡單治療后馬上重返崗位,他說:“沒啥事,輕傷不下火線!”
  他們是硬核戰隊,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
  “疫情不止,警察不退。”面對疫情,一大批鐵血“戰士”先上場。疫情期間,蕭山區公安分局靖江派出所來軍虎,坐陣蕭山機場的東大門,他所在轄區流動人員多、情況復雜,1月26日凌晨3時許,來軍虎核實出轄區內有5名隱瞞身份的重點疫區籍來杭人員,他立即連夜找到該5人,并做通工作讓他們自愿在賓館房間隔離觀察14天,成功消除防疫安全隱患。
  來軍虎
  “若有戰,召必回。”是江干區信訪局四級調研員、退伍老兵韋長春生前常掛在嘴邊的話,每一次他總是毫不猶豫踐諾而行。疫情發生后,快退休的韋長春主動請纓下沉戰“疫”前線,協助社區做好居家觀察、崗亭巡查、證件檢查、體溫檢測和心理疏導等工作。同事曾感慨:“不配合、有矛盾的居民見到他就服氣了。”但因多年積勞成疾且連日堅守,2月17日,韋長春在家突發心梗,于2月18日凌晨搶救無效去世。那個走樓入戶的背影遺憾得成為了社區居民們心中永遠的記憶。
  右一為韋長春
  他們是城市“后援團”,保證人民有序生活
  2月23日,包括浙江省在內的全國24個省實現新增確診人數歸零,雖然防控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宅家”做貢獻的人們依然不能放松,摒牢呆在家中不聚集。
  相較于初期的不適應,不少市民表示習慣了“云”辦公、“云”學習的日子。而溫暖家園、宅家美食的舒適,是一大群城市“后援團”早出晚歸、堅守崗位的結果。
  為了讓蹲家的杭州市民吃上新鮮菜,杭州市農業農村局組成鄉村“三農”鐵軍,織密保供網,走進田地擼起袖子彎下腰。杭州市蠶桑技術推廣總站行政科副科長是地道的“杭州老農民”,疫情發生后,他提前結束假期,在沒有防護服、護目鏡的情況下,戴著最普通的口罩穿梭在蔬菜基地、農業企業、租賃單位間,一邊兼職司機加入果蔬搶摘突擊隊,積極協助企業搶收、采摘番茄、草莓等蔬菜水果,一邊為需要的企業及時提供防抗、防疫生產技術指導,保證每日“糧草”準時送達。
  杭州市“菜籃子”基地專項志愿服務隊協助企業搶收和采摘番茄、草莓等蔬菜水果
  他們是富陽區兩名教師,在某培訓班出現確診學員后,志愿和三名醫護人員一起入駐集中隔離區,對460余名少年學員進行管理。在十幾天時間里,把學員們的衣食住行,樣樣放心上。每天在時針滑過零點后,才有時間在手機里敲下:“親愛的寶貝,爸爸很想你!”
  富陽黨員教師志愿者
  防控一線在物業。1月31日,因為從武漢回來的三名業主被確診,良渚文化村柳映坊小區萬科物業管家計良慶負責的樓被封,整個小區也成了“疫區”,計良慶馬上從湖州老家回到了工作崗位。他說:“其實我心里也害怕,但想著這時候不去還像個男人嗎?”
  人員緊缺,計良慶既做安全員把守小區唯一出口,也做保潔每天至少兩次對電梯、單元廳、地庫消毒,還負責服務16戶隔離業主的生活保障,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當半個月以后小區解封,在湖州、杭州交界卡點,看到老婆、爸媽和女兒時,他說:“我這個大男人竟然有點想哭了。
  物業人員 計良慶
  他們是復工“強心劑”,助力企業正常運轉
  近日,杭州市各企業開始陸續有序復工。如何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生產,助力員工們安全上崗,將企業在疫情考驗中受到的沖擊降到最低?
  2月初開始,杭州市建委分成8個復工服務組,投入到新的戰“疫”任務,指導服務全市建筑工地分批按時復工。“我們的目標很明確,在科學嚴格防控基礎上,幫助企業、項目盡早復工,逐步恢復安全生產施工。”市建委復工服務組負責人說。。由于提前介入、精準對接,市建委準確掌握了工地復工計劃和籌備情況,目前,杭州市517個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已全面復工,軌道交通百余個重點項目和亞運村地塊建設項目全部復工。
  市建委復工服務第三組葉青等踏看項目復工防疫物資籌備情況
  “市民乘客在特殊時期,把安全出行的信任托付給了地鐵,保障他們的生命健康,就是地鐵的使命。”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杭州地鐵運營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大華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也因此,1月剛剛動完手術的張大華,出院就投入到了疫情防控一線。同樣為了全心奮戰,杭港公司乘務主任富余把2歲的兒子送回蕭山父母家,從春節至今,在每一次凌晨交接班,一遍遍用消毒濕巾、毛巾擦拭司機操作臺、對講機、辦公室等,雙手被消毒液泡的煞白。
  杭州地鐵運營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大華
  還有愿意做武漢娃娃臨時“媽媽”的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工作人員,堅持“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公安民警,環境工作者、城管工作者等等,他們是普通人,但為了“盡責”,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照耀著整個城市的人。
  眼下,防治疫情的工作沒有放松,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的集結號已經吹響,最美逆行者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記錄著,也被深深感動著。截至2月24日,《戰疫在杭州·最美逆行者》已有超過1.6億的閱讀量,專欄下我們時時能看到為逆行者們感動的網友評論:
  “杭州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充滿溫暖的心。”
  “在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平凡的人變得如此不平凡,愿所有一線工作的人都能平安無事,凱旋而歸!”
  “勇敢的戰士,期待凱旋,一起去聽花開的聲音。”
  謝謝平凡而又不凡的你們,展現了杭州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堅定打贏這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場“大戰”的信心。再等一等,花開時,當面給你們點贊!(記者 姜倩 林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