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9月17日電 題:從“蒜你狠”到“蒜你慘” 種蒜咋變成了“賭博”游戲?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郭翔、高楠
從一公頃蒜地一天多賣1萬多元到難以保本,從蒜商搶蒜到無人問津,這一年,東北大蒜主產區吉林省農安縣的蒜農仿佛坐了過山車,種蒜成了“賭博”游戲。
“蒜你狠”到“蒜你慘”,農產品價格急速變臉的背后誰是推手?又有哪些隱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如何防止價格大漲消費者抱怨,大跌愁壞農民?
從搶蒜到僵局 蒜價變臉快
14日一早,農安縣高家店鎮蒜農張志寶一家殺了一只土雞,準備酒菜,因為他們“托關系”請到了當地“知名”大蒜經紀人楊守奎來吃午飯。兩杯酒下肚,張志寶把話題引到了賣蒜,“我這10萬斤大蒜,楊老板幫忙給賣了吧。”
張志寶今年種了3公頃蒜地,自家前后院掛滿了剛剛收獲正在晾曬的大蒜,空氣中彌漫著辣味。“現在老客(外地蒜商)就是一塊二三一斤,蒜農不認。”楊守奎說。張志寶趕忙接過話,“我成本每斤一塊五,我這蒜好,給本錢就賣。”
“這大蒜是咋了?”張志寶說完喝了一口悶酒。去年這個時節,張志寶的蒜賣到每斤3元,一公頃收入10萬元。當時,老客聽說誰家賣蒜就去“搶”,一天一個高價,“我侄子比我晚賣一天,一公頃多賣1萬多元。”
“咱們蒜主要運往山東做深加工了。”楊守奎每年都要“過手”1000多噸大蒜,他告訴記者,去年蒜價是歷史最高一年,農安當地每斤從3元漲到今年春節的5元,老客搶蒜。“往年這個時候蒜應該運走一半以上,現在三分之一都不到。”一位郭姓山東蒜商說,目前山東本地大蒜收購價每斤1.9元,除去運輸、保管等成本,農安蒜每斤1.2元已是“天花板”價格。農安蒜農則“死守”每斤1.5元,當地大蒜收購陷入僵局。
從“蒜你狠”到“蒜你慘”,大蒜價格半年就“腰斬”。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顯示,全國每公斤大蒜價格從今年1月25日至31日的13.55元,降到9月9日至15日的6.19元。記者在相關交易平臺發現,被譽為大蒜價格“風向標”的山東金鄉目前每斤蒜價在1.7至2.1元。
種多了?“蒜你慘”半年前已有預警
長春市永昌市場幾乎每個菜攤的角落都擺著一小袋散裝大蒜,一位攤販說,大蒜價格從年初的每斤12元降到6元,“家家戶戶買不了多少大蒜,價高農民就多種,市場就這么大,肯定會掉價。”攤販表示。
攤販的“理論”得到楊守奎證實,經營大蒜生意20多年的他熟悉當地每一塊蒜地,“農安縣哈拉海鎮、楊樹林鄉等大蒜產區往年蒜地約4000公頃,今年至少增長到5000公頃。”
據了解,東北大蒜為4月播種,9月上市;山東等地為一年兩季,一季是10月播種,次年4、5月上市。中國農科院在今年1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到,去年10月大蒜播種面積保守預計約增長10%。一位山東蒜商表示,去年和今年大蒜播種前,價格過高,山東、河南等主產區蒜農種植積極性高,“我估計種植面積增長20%以上,產量增幅更高。”
根據相關價格監測,大蒜價格從今年5月開始加速走低。事實上,大蒜的“副產品”蒜薹今年3月上市時就遭遇了“蒜你慘”,山東部分大蒜產區的蒜薹滯銷,收購價低至每斤一兩毛錢。大蒜多蒜薹就多,新上市大蒜遭遇“蒜你慘”半年前已有預警。
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學研究院專家王學國表示,本輪“蒜你狠”和“蒜你慘”的背后還有隱藏推手,“大蒜在冷庫里存上一兩年都沒問題,而且是小宗農產品,極易誘發跟風和投機行為。”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大蒜可長期保鮮的特性,部分大貿易商和社會游資以減產或增產為由頭,囤積大蒜“調控”市場供給。
蒜農:賭明年再來“蒜你狠”
記者梳理發現,國內已經歷了2010年和2016年兩次蒜價暴漲,而相伴而來的則是次年4、5月起的蒜價暴跌,且波動幅度越來越大。據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大蒜全年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1元,同比漲88%,比2010年歷史高位漲22.9%。
“今年蒜價這么低,明年肯定種的人會少,一定漲價。”張志寶決定明年還種3公頃大蒜,“我就賭一把。”近十年來,國內大蒜種植呈現出“價格上漲就跟風種植,價格下跌就種植減少”的周期性特征。
“大蒜是小宗鮮活農產品,市場敏感性高,信息對價格波動影響特別明顯。”吉林省12316新農村熱線專家組組長梁琦認為,蒜價“過山車”的主因是信息不對稱,大蒜產業信息分散、滯后,缺乏從各級政府到行業協會的市場預警和應急機制,難以有效防范和應對市場大起大落。
“咱賣的都是原材料,本地甚至沒有剝皮、灌裝等初加工設施,根本沒有議價空間。”楊守奎表示,產地蒜價要穩定并讓蒜農獲得合理收益,必須從供給側發力,產業鏈向深加工延伸。
事實上,大蒜出口反映出產業“大而不強”的結構性問題,專家預計今年我國大蒜出口為兩位數增長,但品種則以保鮮大蒜、干大蒜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量增額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