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記者會,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進養老服務等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企業參與扶貧開發能咋干?30億資金告訴你關鍵點
在談到精準扶貧問題時,全國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我們尚未脫貧的貧困群眾很多還生活在一些自然條件惡劣、產業基礎非常薄弱的地方,所以脫貧的難度就越來越大,應該說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如何啃這些‘硬骨頭’?首先是需要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教育扶貧等綜合措施,
需要‘輸血’,更需要‘造血’,
需要見效快,更需要著眼長遠。
我們通過幫扶大方縣切身體會到,產業扶貧是非常重要的。
就地扶貧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很容易返貧;搬遷扶貧如果沒有產業的依托,就很容易搬得出而穩不住。
貧困群眾的主要生產資料是土地和勞動力,只有依靠發展產業,把貧困群眾的土地和勞動力轉化為家庭的收入,才能實現脫貧。我們幫扶大方的30億資金,有一半是用在產業扶貧上。
怎樣才能做好產業扶貧呢?許家印認為,成立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引進上下游企業是產業扶貧的三要素。
首先是成立合作社,有40%以上貧困群眾是因病致貧,有的人基本沒有勞動能力,還有的老百姓要么缺資金、要么缺技術、要么就不懂經營,這就需要合作社把他們組織起來,通過土地入股、分紅,以及力所能及的勞動收入,來實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第二,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貧困地區的資源條件各不相同,有的地方適合種糧、種棉,有的地方適合種瓜、種菜,有的地方適合養豬、養牛,有的地方適合鄉村旅游等等,這就需要因地制宜地好產業,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
第三,引進上下游企業。農產品市場經常波動起伏,很多老百姓不知道種什么,也不知道種多少,甚至有的也不知道怎么種,也不知道賣給誰。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引進上下游的企業,在產前根據市場指導生產;在產中提供生產資料、幫助生產管理、提供技術服務等等;在產后上門收購,并銷往市場,形成供產銷一體化的產業經營模式。
生態和致富能不能全都要?這個必須行!
在談到生態產業脫貧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彪說,去年到現在,我們大概有22000家民營企業與20000多家貧困村建立幫扶關系,實現互動收益,效果很好。目前,我國還有4000多萬人口沒有脫貧,主要集中在荒漠化地區、石漠化地區等生態脆弱的地區,在這個地方扶貧攻堅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貧中之貧,既要解決生態問題,還要解決他們富起來的問題。
在他看來,在生態脆弱的地區進行精準扶貧,要解決三重問題:“既要解決綠起來的問題,還要解決富起來的問題;既要解決他們的生存問題,也要解決他們的生態問題;既要解決他們的產業問題,同時還要解決他們的脫貧問題。只有這樣,這幾年的扶貧攻堅才能站得穩、立得住、不返貧、可持續!
王文彪舉了個例子:
在庫布齊,我們經過近30年的堅持,通過企業發展與生態治理相結合的措施,讓一座沙漠變成綠洲,讓一方百姓實現了富裕。我們在沙漠地區建了生態旅游小鎮,農牧民用拉駱駝、騎馬、做羊肉參與旅游,成為小老板。
比如,我們在荒漠化地區建立產業小鎮,讓農牧民進行養殖,發展訂單農牧業,這些效果非常好。
還比如,在生態修復過程中要大量的勞務,我們組織了近300支貧困農民組成的民工連隊,經過認真的訓練,變成產業工人。所以,一個人打工,一家脫貧。
庫布齊模式就是“三個結合”,就是富起來和綠起來的結合,就是企業發展和生態治理結合,就是生態與產業結合。目前,我們把這“三個結合”已經輸出到西部幾大沙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養老要跟醫改結合起來,大醫院資源下沉到鄉鎮
在回應養老問題時,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育委員會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坦言,我國現在60歲以上的人數超過2.3億,已經進入了老齡社會,同時還有一些和世界不同的特點!笆紫,我們是未富先老;第二,我們的撫養比例比較高;另外,還有空巢化、失能的比例也比較高,所以給社會帶來較大壓力!
黃潔夫調研發現,從養老服務、從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看,養老是一個高需求率、高就業指數的產業。“比如,我們有社區養老,有居家養老,有醫療機構的養老,還有安寧療護,這些都是屬于醫養結合型。如果都發展起來,需要養老服務業有關的工作,包括護工、康復師、養老的醫生護士,國家可能增加1000萬就業的指數!
“養老服務一定要跟醫改結合在一起。”黃潔夫建議,“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根本的緩解。現在有一些老年病人,患有慢性病、癌癥、心腦血管疾病、心理障礙等疾病,由于醫院床位有限,這些老年人進院十分難。特別是我們要和醫改結合在一起,把三級甲等大醫院的資源下沉到地方去,把三甲醫院的品牌和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和鄉鎮醫院結合起來,把一些空置的二級醫院轉型成為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產業。讓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業發展起來,可以為我們經濟發展增添一個新的增長點!
中國鄉村之聲原創作品,歡迎轉發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鄉村之聲」,并保持轉載內容的單獨完整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