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已經開始啦,全國各地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再次相聚在春天的北京,為中國的發展繼續建言獻策。今年的全國兩會,他們都在關心著哪些“三農”問題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柄生:農民靠國家補貼來決定種什么的時代已經過去!
采訪:央廣記者高凡
柯柄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市場的一個信號。根據市場的信號,每個地區的農民根據自身的特點來選擇生產。
柯柄生接受中國鄉村之聲記者高凡采訪
農民根據國家補貼政策來種植,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在任何一個國家,農民的收入,靠政府補貼來滿足農民不斷增長收入要求的話,都做不到,歐洲做不到、美國做不到。
所以補貼不是農民增收的根本措施,增加生產、增加勞動生產力、調整結構是必然的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奧運冠軍李曉霞:建議國家能出臺政策,讓農村孩子有更多好的體育訓練設施。
采訪:央廣記者劉璐
李曉霞: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農村,缺乏體育鍛煉的設施,沒有田徑場、沒有羽毛球場等場地的問題非常突出,農村孩子能夠參與體育鍛煉的機會也相對較少。
李曉霞接受中國鄉村之聲記者劉璐采訪
希望國家能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讓農村的孩子跟城市的孩子一樣,都能有同等的體育鍛煉的機會。
現在,有很多熱心的人已經關注到農村的孩子了,有時間,希望與中國鄉村之聲一起,走進偏遠山區,跟農村的小朋友互動、聊天、交朋友,共同成長。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脫貧要避免養懶漢。
采訪:央廣記者李凡
裴春亮:脫貧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進步。避免養懶漢,也避免全部依靠政府。但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還是要抓住人的觀念,精神扶貧更重要,絕對要扶他一世,絕對不能扶她一時,要她有一技之長。
不同的人群,支持他方方面面的各項專業技術,讓他真正能動起來干起來。實際上就是只要人動手,要啥啥都有。
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后:推進信息化,通過大數據指導農民種地
采訪:央廣記者李佳
宗慶后:農民信息不對稱,不了解市場需求,看到有的農產品價格高,來年大家一哄而上大量種植,結果供過于求,爛在地里賣不出去,極大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國家應通過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收集全國農產品的需求種類和數量,對各地的種植量進行合理匹配,通過鄉鎮政府指導當地農民進行有計劃的種植,從而穩定農產品的價格,保證農民增產又增收!不會引起價格的大起大落、農民增產卻不增收等問題。
代表委員還在關注的“三農”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初:千人按紅手印盼鐵路修到山里來!
幾十年了,其中湖北省英山、羅田縣的100多萬老百姓一直盼著修鐵路,近千名群眾按下紅手印期盼鐵路能夠修到山里來。
當地群眾熱切期盼希望修建的鐵路是黃岡至安慶段,即沿黃岡——羅田——英山——岳西——潛山——安慶走向,線路全長210公里。這六個縣,其中有四個縣是貧困縣。
連續三年帶著修鐵路的提案來到兩會后,國家發改委回復她說,發改委正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修編工作,已研究將黃岡至安慶鐵路納入規劃,條件具備后適時開工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劉漢元:建議國家出臺政策,確保命根子口糧100%自給!
劉漢元: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二連增”,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糧食史上的奇跡。而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價格長期、持續高于國際市場價格,一些品類高于國際市場30%-50%,個別品類高達一倍以上。加快我國農業規;F代化經營,保障我國基本口糧供給的安全迫在眉睫。
國家應出臺政策,確保水稻、小麥兩大命根子口糧100%的自給率,并始終滿足國家的基本需求,將其作為整個中國糧食安全上的一項基本國策長期奉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對于實現農村和農民的小康,代表委員有哪些建議和意見?代表委員又帶來了哪些議案和提案?兩會期間,中國鄉村之聲將繼續為您帶來最新消息,歡迎繼續關注喲。
中國鄉村之聲原創作品,歡迎轉發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鄉村之聲」,并保持轉載內容的單獨完整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