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農民”由過去的身份、稱謂,轉變成一種職業的名稱,過去的“種地的不是人才、人才不來種地”的舊觀念,應該從我們的腦海里清除出去了。前面報道里出現的一老一新兩位農民--仵繼剛和王淑娟,我們都承認,他們是人才。與此同時,因為大量的農民工進城,我們的農業、農村,確實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流失現象。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朱煦認為,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業更需要人才。
朱煦:以往在農村的農業生產中,種地種得好的老把式就是人才,所有的農民都非常的敬仰他們,但是在整個社會評價中就認為農民是低端的、傳統的生產,收益是比較低的,勞作的艱苦程度是比較高的。因此,就有人認為種地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就是一個簡單的事,所以以往用“簡單”來衡量農民是不是“人才”。
但是今天的農村、農業已經從刀耕火種、簡單的體力勞動、完全的手工勞動,進入到更多的機械化、工業化生產、生物技術以及許多高科技領域,因此人們如果不用發展的眼光看農業的話,是不會把種地、不會把農業生產種植、以及牧業、漁業、林業等所有的涉農行業看作是復雜勞動的。因此,只有把農業的復雜性、綜合性和價值提高了,全社會才會對一個種地的農民、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把式給予更多的尊重,給予更高的社會評價。
農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曾經說,農民的發展方向是新型職業農民。那么如何才能讓“農民”從一種“身份”轉變成一種體面的職業呢?朱煦認為,要讓農產品的價格體現它的價值,要提高農業生產過程的科技含量。
朱啟臻:從以往農產品市場價格低估到現在逐漸高估,而當未來達到更有價值、更真實價格的時候。也就是說,社會整體評價農業市場價格更高的時候,就會發現:不用更多的人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只有更厲害的人才能從事農業種植、加工、種植、銷售等一些列涉農產業工作的時候;是需要更高端的人才,而不是一些簡單的勞動者就能完成的的時候,自然就在整個社會分工和社會評價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當人們對農業生產的認識還停留在成捆的大蔥、滿地蘿卜的情形的時候,當然就會認為農民就是做粗體力勞動的、農民這個職業就是低端職業。
今天整個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農產品市場的飛速增量,讓更多的人主動選擇去做農民,而不是由于我的戶口是農民、我的父母是農民,所以我去做農民。也就是說從“被動做農民”轉為“主動做農民”。從原來都是小農戶,現在更多的是規模化出現;以往農業生產的經驗型,現在是技術型,到那個時候,我相信誰想輕看了農民是不可能的。就像現在在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占人口比非常小,農場主和從事農業的工人反而有一份田園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