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2 02:01 來源:廣告經營中心 打印本頁 關閉
中國的營養保健產業2010年生產總值將達到9600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是一片大有潛力深挖的"藍海"。但我國保健品市場良性發展面臨重重挑戰:產品宣傳夸大其詞、消費者觀念有誤區、法律監管有空白等問題突出,業內專家、企業都表示,我國營養保健產業亟待第二次創業。
作為中國保健協會的副秘書長,賈亞光希望更多的消費者真正了解營養保健品,了解這個市場未來的發展。人人都說,中國再難有未經挖掘的商機,但賈亞光堅定的認為,中國的營養保健產業依然是一片等待深耕的藍海。
賈亞光:"安利去年200個億,湯臣倍健去年拿到了行業AAA等級,我們現在這個市場還沒有達到壟斷經營,龍頭企業還是不多。"
與賈亞光有相同看法的還有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湯臣倍健已經連續6年銷售額增速在50%以上,2009年企業零售額已經突破了10億元,成為中國營養保健食品行業非直銷領域首家10億企業。由于一貫強調傳統渠道營銷,品牌知名度并不高,湯臣倍健被業界笑稱為"隱形冠軍"。
事實上,湯臣倍健崛起的背后,是中國已開始邁入膳食補充劑產品最大消費國行列。據統計,2003~2009年間,我國膳食補充劑的平均年增長率為77.8%,年銷售規模從500億元發展到2000多億,預計2010年我國營養保健產業生產總值將達到9600億元。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全民營養中心主任于小冬認為,中國有發展營養保健產業的良好基礎。
于小冬:"中國每年的人均收入達到了3770美元,3000美元以上的時候,人們對營養健康產品的需求有一個跳躍式的發展;現在環境污染還是比較嚴重的,人們可能在一些營養攝入上也受到影響,所以我們現在對營養健康的產品既有能力消費,又有市場需求。"
市場可期,但腳下的路并不輕松。無論是賈亞光,梁允超,還是于小冬都清楚,營養保健品市場目前問題不少,挑戰重重。比如法律監管問題,以膳食營養補充劑為例,由于它是按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管理的,而我國很多補充劑產品在法律上又不能稱為保健食品,法律身份的模糊,使其監管出現真空。作為行業協會代表,賈亞光建議盡快出臺新《保健食品管理辦法》和相關配套實施細則。
賈亞光:"不知道該把膳食營養補充劑界定到哪個方面。比如膳食營養是指餐桌營養還是補充劑的營養?如果要是按企業生產的這種營養素補充劑,它需要法規來管理,有沒有毒性,是不是安全,這些都是需要界定的。"
賈亞光的呼吁正是生產企業的糾結所在,梁允超說,膳食營養目前更多的是面臨行業環境的風險,法律身份模糊、執行缺位與越位、非法添加等問題突出,企業發展急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
梁允超:"立法非常關鍵,現在法律的落實各方面還是沒有體現出對這個新興行業客觀的認識。你只不過是要讓這個行業更規范,引導它更健康發展。假設你沒有一個監管,一些企業的一些短期行為又發展起來,整個行業又將重蹈原來傳統保健品行業的覆轍,這是我們最不愿看到的。"
膳食營養補充劑是以維生素、礦物質及動植物提取物為主要原料,通過口服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從而提高機體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風險。它是食品,不是治病的藥,但在我國,消費者往往重治病功能、輕調理補養。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在接受中央臺記者馮雅采訪時說,這種認知和消費誤區,使產業出現了盲目追求產品功能性的不均衡發展。
梁允超:"我判斷原來保健品行業起起落落存在兩個致命問題,第一,產品成分含量不明確;第二,太過于依賴功效,甚至將功效夸大化,部分企業出現這種情況導致整個行業出現了信任危機。"
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國民食用膳食補充劑,從1994年美國通過《膳食補充劑健康教育法》出臺至今,膳食營養補充劑的市場推廣教育為美國節約了巨額的醫療開支。國家發改委宏觀院全民營養中心主任于小冬表示,中國需要象美國一樣,對消費者進行系統的營養教育。
于小冬:"發達國家在他們的正式教材里都有比較系統的營養、健康、食品這方面的教育,而我們國家恰恰這塊缺乏,所以他們往往從廣告里得到這些信息,他沒法全面的、系統的接受營養健康教育,形成一個比較全面的營養健康理念。"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于小冬認為,從業者要有"第二次創業"精神,既要重視安全質量,也要加強品牌建設,從品牌認知上樹立消費者對營養保健產品的認可與信賴。這個觀點與梁允超不謀而合。
2010年8月,梁允超做了一件讓行業內外既震驚又興奮的事:請姚明做湯臣倍健的形象代言人,希望通過姚明對一個營養保健品牌的信任和推廣,讓更多中國人了解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國民對營養與健康的認知,提升國民的體質。而姚明表示,這正是他愿意做湯臣倍健代言人的主要原因。
姚明:"我希望湯臣倍健將這樣一個營養對我們是多么重要,包括怎樣對待身體,怎樣去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怎樣科學地不僅是對自己,也包括對全家健康負責,這樣一個態度,這樣一個理念去傳播給消費者,使他們更好的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