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疫情很大程度上從物理上阻隔了人群間的連接,打破了現代社會正常的流動秩序。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學技術,以及無形但強大的文化力量,則在重構與維系連接中發揮突出作用,而兩者的跨界融合以及相互催化,成為一道引人關注的風景線。
  11月26日,10余位來自文化藝術與科技領域的“大咖”在騰訊北京總部,與200多名觀眾齊聚第五屆騰云峰會現場,在“流動的邊界”這一主題下,對“科技將如何重構新連接,催生數字文化新表達,幫助人類開啟新旅程”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跨界探討。
  專家學者們認為:層出不窮的技術手段突破時空限制,消融有形的邊界,與各種文化持續融合,形成“流動的邊界”,不僅幫助人們足不出戶即可工作、學習、娛樂,更逐步催生出文化的新成果與新樣態,展示出人類交流、發展的全新可能。
2020騰云峰會11月26日于騰訊北京總部舉行
  文化與科技融合才有美好未來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CEO、騰訊影業CEO程武在開場致辭中提出,新冠疫情下,科技與文化的價值一齊得到凸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能力成為維持社會運轉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礎上,文化得以沖破邊界,為人們帶來美和希望。
  他說疫情期間人們自發通過社交媒體展開連接: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自家的書房、客廳通過視頻完成表演,組織音樂會;在國內,騰訊微視和央視共同發起了“同心戰疫”系列短視頻活動,最終創造出26萬條加油短視頻,播放量超10億次,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而在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秘書長路易斯·歐斯特貝克(Luiz Oosterbeek)教授看來,科技是人類表達自我的方式。技術不僅是人類制作出的工具,更蘊含著人們的思考和選擇,人依舊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即便我們擁有了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仍然是人類在思考,仍然是人類在努力為所有人構建更美好的現實。”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社會與人文科學部門研究、政策與戰略科科長約翰·克勞利(John Crowley)也通過線上視頻形式為峰會致辭。在他看來,“我們通過改變人們對世界的感知方式建立人們保衛和平的意識,從而創造在這個世界生活的新方式,最終創造全新的世界,這就是人文科學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
  3個月前,騰訊與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攜手助力全球數字文化產業和相關學術研究,推動科技與文化的融合。
  在以上領域,程武表示,騰訊的諸多新文創探索,諸如邀請歷史學家共創《王者榮耀》與三國文化融合的新版本,以及“云游敦煌”等憑借新媒體技術的文創產品,都一如既往地展現出科技助力傳統文化煥發新生的可能性。
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在2020年騰云峰會現場致辭
  技術促成嶄新連接——趨勢不停、挑戰不止
  在峰會圓桌論壇第一部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拋出一則問題:如果杜甫有手機,他的詩作還會被創作嗎?在李敬澤看來,技術促成連接的努力仍將一往無前,但與此同時,必須意識到這種連接的“流動邊界”在哪里,這也恰恰是科技需要和人文、人性對話的地方。“2020年,我們強烈意識到必須超越隔閡,去實現連接和理解;但同樣在2020年,我們意識到必須確認自己是誰,我和別人在哪里不一樣?”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的觀點是,互聯網時代進入了快速裂解的分眾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下能否實現“次元破壁”,是騰訊等互聯網力量正在進行的努力。
  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王石長期投身于《二十四史》今注版的編撰工作。他表示,新的白話文版《二十四史》“堪稱一本新書”,不僅注釋是原本的兩倍,更因為“它表達了當代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和看法”;歷史會幫助人每一代人認識自己,這也是需要不斷向前看的過程。
  糅合了古今中西文化的當代人,該如何與當下激變的世界連接?戴錦華總結,面對新的技術革命,只有真正與現實連接,才能重啟人文科學的價值。
  科技大爆炸時代,文化將衍變出更多新內容
  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葛劍雄在論壇第二部分的主題演講中提出:人類表達的最終目的,不止是傳遞信息與知識,更是自我表達、自我存在。他解釋,從這個角度出發,游戲便是很好的表達;人們從中鍛煉動作、思維、邏輯或接受教育,都是尋找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
  今年,葛劍雄本人擔任了《王者榮耀》的學術顧問。在他看來,近年來強調的中國文化、中國特色,對外傳播時同樣需要轉化為產品、服務。“包括游戲在內,恰恰能更有效地形成中國文化軟實力,更有利于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中國知名網絡小說作家、閱文集團白金作家唐家三少是閱文平臺800萬作者中的佼佼者。“網絡文學本身就是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唐家三少稱,過去文學創作的高門檻如今已被網絡大大降低,作者可以隨時發布并即刻得到讀者的反饋和支持,這大大促進了創作生態的繁榮。如今,中國的網絡文學更是不斷通過自身豐富的故事性走向世界,同時不乏作品被改編成動漫、電影、游戲等其他形式。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不同角色有不同表達方式,理應共融共通、互相理解。”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總結,網絡文學從個人表達逐漸衍變為中國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這正凸顯了“科技+文化”的力量。
  科技與文化終將戰勝愚昧與區隔
  論壇第三部分的主旨演講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韓啟德提出:100多年來,科學成為第一生產力,和社會發生起從未有過的緊密聯系。但“新冠陰謀論”等言論還有受眾群體,這也證明了科學素養的普及依舊任重道遠。 
  面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終身講席教授、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主任饒毅“如何不浪費這一場危機”的提問,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從“科學”談到了“文化”。 “病毒潛伏于某些生物體,甚至冰山凍土下也有著古老的病毒。”他提出,人類越發需要正視人和自然之間的關系。
  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騰訊杰出科學家張勝譽則對未來抱有樂觀態度。在他看來,技術的長久發展將會幫助人類在醫藥學領域取得進步。疫情期間,騰訊也與鐘南山團隊成立聯合實驗室,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著力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攻堅流行病、呼吸疾病和胸部疾病的篩查和防控預警。
  “如果沒有網絡,我們就成了孤島。”阿來也表示,在疫情期間感受到技術的力量,“互聯網給予實際生活和生理情感上的支撐都很重要。”
  “科學在改變世界同時,也在改變乃至顛覆自己。科學需要人文駕馭。”韓啟德總結道。
  為此,將戰略目標定義為“科技+文化”的騰訊也在近些年就這兩方面持續開展投入,不僅加碼布局“人工智能+機器人+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建設7大實驗室,更開辦“騰訊科學周”,投入資金支持科學探索獎等。
  而在文化領域,騰訊不但持續打造新文創精品,同時也對文化與技術的融合變遷開展長期的記錄、研究與傳播。騰云峰會自2016年首次舉辦以來,便長期關注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歷程,見證了新文創蓬勃發展,并逐步發揮出連接大眾、溫暖人心、感動人性的力量。這也正如程武所言,“只有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共創,才能催生美的萌芽,為世界帶來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