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網購買家被賣家辱罵。黃洋洋 攝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年關將至。各大電商借著春節辦年貨的“東風”紛紛亮招,這家灑起“紅包雨”,那家承諾“高返利”……一派繁華背后,卻是機關重重。有的電商平臺披著創新營銷外衣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有的店鋪在商品評價上“耍花樣”;有的賣家以次充好,收錢后就“不認賬”,消費者一不留神中了圈套,破財又傷心。
2016年12月,作為中國第一部電商領域的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草案)》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互聯網購物環境是否能真正得到改善,如何消滅重重網購陷阱,令人深思。
陷阱一 抽獎式購物
“一元購”成監管盲區
2016年7月,江蘇蘇州的陳先生在網上接觸到一個“特別”的平臺,號稱能用一元錢,博得價值上千甚至上萬元物品。第一次嘗試,他僅花幾十元錢中了面值1000元充值卡。初嘗甜頭后,他開始頻繁光顧此類網站,卻再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兩個月下來,他虧損了8萬多元。
乘2014年互聯網彩票被禁之機,打著創新銷售模式旗號的“抽獎式購物”網絡平臺如雨后春筍。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此類平臺數量已達數百家,用戶規模均在千萬級別,不少平臺的銷售額超過百億元。
打開“人人湊”網站,簡介中有“眾籌購物,驚喜無限”的字眼;“一元奪寶”網站干脆自稱“一元奪寶眾籌平臺”;“1元云購”網站則標明自己是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新型互助購物平臺。
“不能將這類‘一元購’定義為眾籌”,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眾籌有資金或者實物回報,但‘一元購’的消費者花錢買商品的結果很不確定,具有僥幸性,因此是一種變相的博彩活動。”
記者隨機加了幾個“一元奪寶”維權QQ群發現,群內成員少則虧幾千元,多則虧上百萬元,部分成員集結到電商企業門口“討說法”,結果都是不了了之。“面對這樣的網站,消費者要看好自己的‘錢袋子’,杜絕占小便宜的心理。”劉俊海說。
去年,相繼有多家媒體爆出此類平臺開獎過程缺少第三方監督,甚至可以通過后臺指定中獎者。比如,有網友發現某賬號半年內中了五輛汽車。是真的有人如此幸運,還是開獎程序有“貓兒膩”,令人懷疑。
截至目前,這類“抽獎式購物”平臺依然處在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劉俊海認為,要從根源上解決野蠻生長的問題,就要消除監管盲區,形成監管合力。“市場可能失靈,但監管部門不能失靈,互聯網再大也不應大過法網”。
陷阱二 店家刷銷量
虛假好評灌“迷魂湯”
“明明賣的是無線攝像頭,為什么評論里有人曬出手機支架圖?”日前,有網友在淘寶上遇到這樣的怪事,再仔細翻看就發現上萬好評中,有相當一部分說的是手機支架,賣家不聲不響地在欲購買攝像頭的買家面前,玩了一出“移花接木”的把戲。
“寶貝好不好,看看評價就知道。”由于在網購時無法看到商品實物,評價就成為買家的重要參考。這就使得賣家為制造良好的口碑,不擇手段地通過“刷單”提高好評率。
所謂刷單,又被稱為炒信,是指店家付款請人虛構購物行為,以提高網店信譽和銷量的行為。
“評價是網購消費的重要指引,也是降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規避消費風險、建立信任的重要工具,”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說,“炒信行為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毒瘤’,不僅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更對交易平臺的有序運營乃至電子商務法治形成了危害。”
去年3月,網購平臺淘寶推出《免單、引導好評兩項管理規則內容》,其中規定商家如有全5分返現、好評返紅包等類似內容,將對該類商品或信息作臨時性下架或刪除處理。然而有的賣家“另辟蹊徑”,將“好評返現”小卡片藏在包裹中寄給買家,甚至還不忘“細心”提醒“曬圖拍照時不要拍進此卡片”。
2016年10月,發改委、公安部等7部委以及阿里巴巴、騰訊等8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簽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協議書》,用以共建共享炒信黑名單。《電子商務法(草案)》中亦規定不得“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有償或者以其他條件換取有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者他人提升商業信譽”。
“《電子商務法》出臺后,會從根本上改善中國法律對電子商務炒信行為的認定和處理。當然,事關刑事責任部分,還需要在刑法修訂中進一步體現。”阿拉木斯說。
中國電子商務中心特聘研究員麻策認為,第三方交易平臺自身也應當優化商品搜索排序算法以及評價體系,并通過平臺處罰機制主動對違規行為進行合理懲處。
陷阱三 “二手”重災區
賣家玩起“人間蒸發”
去年12月,韓女士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轉轉”購買了一部小米手機,收到貨物后發現是盜版機,根本無法使用,而賣家也就此“人間蒸發”,再也聯系不上了。
避免浪費、盤活資源,作為分享經濟理念下的新鮮事物,線上二手閑置交易市場越來越活躍。雖然部分第三方平臺通過信用積分為買賣雙方背書,但由于交錢與交貨環節分離、多數二手交易平臺準入門檻過低等原因,讓一些不懷好意的賣家有機可乘,實物與描述不符、買到假貨、提前付款卻收到空箱子等現象屢見不鮮。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交易買家在受騙后還面臨著維權無門的尷尬。“二手交易之所以問題頻發,和銷售方法律地位的模糊性有很大關系。”麻策認為,個人和個人之間的傳統買賣關系,銷售方如果是自然人,目前還不適用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難以要求主管機關介入處理。這為個人維權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不見面”的交易中,買家權益難以保障,賣家也可能吃下“啞巴虧”。
“明明給了正確的賬號密碼,對方一句‘密碼不對’就不付款直接消失了。”“當初我提醒買家當面確認再收貨,沒幾天卻說質量不行,而且退回來的也不是原先的東西。”……賣家類似的投訴,時有出現。不少賣家在涉及電子充值卡等虛擬商品和貴重物品的交易時,往往蒙受損失。買賣之間,“好人受氣,壞人神氣”的現象頻現,亟待規范管理。
一個良性的網絡交易環境,基礎在于信息透明、程序嚴謹。劉俊海認為,二手交易中的賣家要對價公允,更要有一說一,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杜絕欺詐式、誤導式的不良銷售行為;買家也要誠信相待,遵守買賣交易中的約定承諾,共同維護網絡交易行為的整體環境。(董絲雨 錢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