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市民理解和支持限行
相比去年,今年西安市民的反應顯得很平靜,多數市民對限行規定給予理解與支持。“每天限兩個號,雖然會給部分人帶來影響和不便,但一周只有一天限行,影響相對較小。”市民何先生說。
“漸漸習慣了每周總有那么一天得坐地鐵出門,限行減少了機動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緩解交通擁堵,我們當然支持。”張先生是一名公務員,平時習慣了開車上下班,但他認為政府出臺限行規定不僅應該而且很及時,他表示大力支持。
家住高新區的谷女士每天要開車接送兒子上下學,限行雖然給自己帶來了不便,但她仍表示支持:“限行日送孩子我一般選擇乘公交車或者網約車,對我而言最好的就是每周有一天不用頭疼在學校門口如何停車。”
網約車司機王先生也是格外支持,“每天開車很辛苦,限行日感覺就像是每周放假一天。一方面可以緩堵,另一方面也能改善環境,很支持。”
在80后小伙子白浩看來,“其實可供我們選擇有很多,比如公交車、出租車、自行車、步行等,步行可以鍛煉身體,擠公交車節省了不少油費,騎自行車別有一番樂趣,各有各的好處。”
從被動限行到綠色出行
采訪中一位執勤交警告訴記者,自11月20日常態化限行規定實施以來,除了剛開始兩天違反限行規定車輛上路行駛現象較多外,現在已經很少了,大家都很自覺地遵守限行規定。
隨著常態化限行的實施,市民的出行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記者發現,除了接送孩子、上下班、看病辦事等“剛性需求”出行外,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出行時開始自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合理。
“這幾年我幾乎沒有坐過公交車,每周限號的這一天我嘗試坐地鐵上下班,感覺很方便快捷。”市民周女士表示,以后就是在不限行的日子,她也會首先考慮公共交通出行,不再讓自駕成為唯一的出行方式。
“即使以后機動車不再限行,我也會盡量少開車。”“限行讓我改變出行方式,讓我真切體會到了綠色出行的好處。”“日常生活中車也不是非開不可。”采訪中,不少市民覺得,限行改變的不只是市民的出行習慣。越來越多的人趨向于更加理性、環保的出行方式,從被動限行變為主動綠色出行,環保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的生活方式也越來越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記者 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