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后,不少觀眾都感慨陷入了新一輪“綜藝荒”,而昨晚上線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則給了觀眾一個追綜的新理由。
重新歸來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依然沒有讓人失望,剛上線一期節目,就已然在各大社交軟件引發了網友討論的熱潮。前四季的“腦粉”們紛紛表示,新一季的節目不按套路出牌,節目組不再延續以往賽制,而是玩了一把“史上最大規模的考試”圍觀,無數天才少年匯聚一堂進行腦力博弈,全新的選手陣營與賽制讓人連連大呼“很驚喜”。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載譽歸來,打響“有智青年”第一槍!
前四季的《最強大腦》收視喜人,收獲同時段常列第一穩居前三的收視戰績,四季節目在35城創造2.04的平均收視率、85億的微博話題閱讀量以及40億的網絡視頻播放量。
在無數“腦粉”的期盼下,《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而觀眾在期盼節目回歸的同時,也同樣好奇相比于以往四季節目,全新的《最強大腦》又將如何突破自我,創造新的形式來激發大眾的觀看訴求。
以往四季《最強大腦》的高水準,成為了節目繼續創新、發展的高壓力。但新一季的《最強大腦》不負眾望,一鼓作氣地打破了原有高高在上的腦力大神競技模式,將目光落地在“學霸養成”的焦點上。這一季節目不再以單一標準為選拔原則,而是以更為豐富的考量,選拔真正具有綜合競爭力的青年人才。
節目組根據讀心能力、藝術能力、觀察力、空間能力、推理能力、創造力六個全新維度,在門薩俱樂部、常春藤聯盟、麻省理工、銀河智聯、世界奧林匹克競賽協會、勝寒俱樂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天才集結的領域搜尋智商過人的天才少年,十萬高智商選手經過僅僅只有0.1%存活率的海選后,脫穎而出百強“有智青年”,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的舞臺上上演“別人家孩子們”的極致考核。
這種“有智青年”的電視圍觀考試選拔,正是挖掘了科學真人秀的全新可能性。這檔IP綜藝的改版之作,重塑了原有的綜藝模式,拓展了腦力節目的邊界,為綜藝市場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百位天才亮相刷新“學霸”認知,百強競技賽詮釋腦力偶像
在《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一期節目中,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而來的百強選手驚艷亮相,上演了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腦力考試。連“天才捕手”之一的王峰都坦言,這場殘酷的比拼像極了前段時間的電影《天才槍手》,只不過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只有天才,沒有槍手。
第一期節目中亮相的百強選手中囊括了清華、北大等歷史名校的高分學子、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以及世界各地的競賽達人。這群“有智青年”就是大眾意義上的天之驕子,他們的登場讓觀眾看到了當代年輕力量的風采,也重新喚起父母觀眾對天才教育的思考。
百強選手剛剛亮相,就被節目組殘酷地宣布真實排名,選手們根據海選的成績劃分為安全區、待定區與危險區。清華和北大這兩所學府歷來就是“相愛相殺”的關系,而來自兩大高校的選手排名也不出預料地上升到高校之間的競爭。例如手握六項專利的清華機器人美女馬藝妮在鏡頭前放話,清華的學子會對北大的學子始終奉陪。連王昱珩都表示,學校的排名,對這些孩子產生了巨大的壓力。
除了高校競技,百強選手中也涌現了不少特別的有智青年。12歲的證書達人孫奕東不畏強敵,在“碎片追蹤”項目僅用時29秒50,不僅成功挑戰清華北大等高校學子,并獲得直通名額。在讓我們震驚的同時,讓觀眾看到了如今的00后在未來的無限潛能和希望。
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如此之多的“別人家的孩子”一同應對殘酷的賽制,不斷的更新我們對于天才的認知與想象力。年輕的天才之間的博弈,讓觀眾看到了綜藝形式的新突破,而這就是《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帶來的全新體驗。
綜合競技+殘酷賽制,在遺憾與驚喜中讓觀眾“參與”節目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放棄了原有的賽制,開啟了全新的比拼模式。而這一季的賽制殘酷也達到了歷史之最,僅僅第一期節目就讓觀眾深深感受到了節目組對選手們的“高能開虐”。本就憑借0.1%存活率脫穎而出的百強選手在排名亮相后,馬不停蹄地開啟了“百人搶位賽”。
第一輪“數學華容道”搶位賽結束后未達標的選手就迅速淘汰,一分鐘左右的淘汰時間讓人驚詫,天才捕手團驚呼玩太大,不斷通報剩余晉級名額的干擾大大提升競爭壓力。
這場搶位賽驚喜與遺憾同在,在百強排名第三的建筑男神王春彧卻在“數學華容道”中遺憾出局,這讓不少觀眾深感太可惜。不過轉念一想,這就是《最強大腦》舞臺上才會出現的殘酷比拼,真刀真槍的智商博弈近乎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第二輪“層疊消融”與“碎片迷蹤”繼續殘酷的淘汰模式,紛紛淘汰被觀眾看好的潛力選手,兩個房間內的直通與排名搶位硝煙彌漫,連天才捕手王峰都連續大呼了好幾句“太殘忍!”
而百強選手之中,何猷君的亮相讓一眾觀眾紛紛驚訝,他讓眾人看到了智力大將的風采。百強排名第七,首輪搶位賽以21秒第一名成績展現綜合能力,二輪搶位賽以1分10秒12獲得直通資格,強大實力不容小覷。
這場“百人搶位賽”的競技盛宴十分熱血,所有的觀眾就在激烈與遺憾中“參與”了整場節目,這就是《最強大腦》才擁有的魅力。
走出粉絲經濟下的快消困境,《最強大腦》喚醒腦力鮮肉新時代!
如今的時代娛樂過盛,粉絲經濟大行其道,不少綜藝真人秀只重形式,忽視了內涵的提升與塑造,以至于公眾面對的文化氛圍都向著媚俗化發展。例如不少選秀節目編寫選手人設,炒作、制造噱頭、煽情等手段充斥其中,選出來的所謂偶像都是顏值較高或會唱歌跳舞,在智商內涵方面則程度較低。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則重新回到內容致勝的起點,不再注重顏值和才藝的比拼,而是專攻智商的博弈。全世界匯聚而來的高智商人才都擁有真才實學,這可以讓公眾看到天才少年身上的可塑性與未來潛質,社會可以重新關注到科學與智慧的重要性。
這群新一代的有智青年代表著全新的“偶像標準”,帶起年輕受眾對學霸養成與智商博弈的興趣,提升整個社會對腦力的重新認知,創造了綜藝選秀的新時代。
把創新扛于肩上的《最強大腦》節目組讓觀眾收獲了全新的綜藝觀感,沒有面子工程,拒絕空殼偶像,選出的有智青年們唯一例外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這才是媒體工作者的使命,更給整個綜藝IP市場帶來了深遠的示范作用。第一期節目就如此熱血,接下來又會有怎樣的精彩,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
林馥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