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云 通訊員符哲琦)上海市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今天(20日)上午舉行,大會對上海市助力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會上,華東師范大學民族地區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榮獲“2017—2020年度上海市助力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

 

大會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據介紹,華東師范大學民族地區語言教育研究中心于2018年正式成立。中心依托華東師大學前教育、語言教育、語言文字工作等學科優勢,厚植華東師大作為“上海市首批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國家首批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的語言教育基礎,在“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的理念引領下,由張建民教授團隊領銜,開展了卓有成效的語言扶貧工作。

  中心以專業人才隊伍和信息化教育手段,為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打造了多個“專業機構+專業調研+專業方案”前期孵化、“專業團隊+學生主力”師生共研、“模塊化+全天候+個性化”線上線下教育相融合的大規模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培訓體系。如今,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培訓“華東師大模式”已在全國多地結出了累累碩果。

  試點澤普,攻克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培訓難題

  以新疆澤普為試點,華東師大團隊打造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遠程教育學習支持體系,融合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該項目根據當地少數民族教師的實際狀況,將聲調訓練作為突破口,快速改變學員的國語面貌;在此基礎上,著重提高從事語文和數學教學的學員在說課和講課時使用國語的準確性和流利度。

  通過一年的語言扶貧實踐,華東師大開發了國家通用語言培訓新體系,研制編制了涵蓋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3門學科,覆蓋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共9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教材和培訓大綱,研發了民族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數據庫,為新疆地區民族教師學科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的提升量身定制了具有開創性的培訓系統。

  華東師范大學將國家通用語言的培訓和學科、教材、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輔以在線互動教學、數據監測與分析等信息化手段,不僅為受訓教師提供了專業化、針對性、信息化、全鏈條的培訓和指導,還實現了國語能力提升和教學技能養成的有機結合,最大程度地滿足了貧困地區教師和民族教師提升國家通用語言教學水平的迫切需要,有效化解了以往培訓的一些難點問題。通過培訓,學員們除了在語言面貌上大為改善外,其說課、講課水平也進步顯著,在課堂上使用國語進行教學的流利度明顯提升。

  優培“種子”教師,讓普通話教育生根發芽

  幼兒園教師在提升學前兒童普通話能力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幼兒園階段無法接受良好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進入小學則會出現“讀天書”現象,導致學習成績落后,還可能造成厭學、輟學,因無法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而再次陷入貧困。這已成為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0年6月,來自“三區三州”的7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在“空中教室”完成了為期10天的普通話培訓。這是華東師范大學受教育部語用司委托,組織開展的“三區三州”地區幼兒園普通話“種子”教師示范培訓項目。經過普通話理論與實踐、幼兒語言能力及訓練策略等培訓,這批教師將為“三區三州”更多的幼兒園教師做培訓,形成“一粒種子滿園春”效應。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研一學生張露丹是本次培訓的小老師,她負責的 5位學員都是新疆伽師縣的幼兒教師。“我的學員們其實在民族地區推普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他們的學生正處于語言學習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階段能從教師那里獲得標準的普通話語音、語調輸入,將對他們的普通話學習大有幫助。”

  隨著鄉村振興新征程的開啟,華東師大持續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助力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近期,由華東師范大學發起,與新疆師范大學、西藏民族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的“民族地區語言文字教育協同研究中心”將正式成立,6校合力打造民族地區語言教育智庫,強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相關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共同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