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上,談到目前爛片太多的現狀,著名導演馮小剛一語驚人:“垃圾電影遍地,一定與大批垃圾觀眾有關。”
隨著電影市場爆發式增長,資本與市場狂歡的同時,爛片迭出、市場浮躁、過度逐利之風盛行,隨著去年電影產業高速增長戛然而止,引發不少電影人反思,到底我們改用什么樣的精神來制作電影,才能對得起投資人、對得起這個市場、對得起觀眾?
這幾年,電影市場快速發展,但也是魚龍混雜,大量劣質電影進入電影院線,對此,馮小剛表示:“從導演和觀眾之間的關系來看,是有很多垃圾觀眾才形成了有這么多垃圾電影,如果觀眾不去捧垃圾電影的場,垃圾電影就沒有生存的空間,制片人也就不去制作垃圾電影了。往往垃圾電影票房還很高。”
馮小剛的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任仲倫表示:“我們電影的內容的形式、樣式、類型還不夠多樣,只要一部影片成功以后,比較多的去跟風、模仿,大家愿意賺快錢,看到誰成功了就追這個風。但你若仔細分析每一年度的影片,類型多樣化的缺少,單種類型比較密集是這幾年影片中很重要的現象。”
某種程度上,電影類型的缺乏及跟風模仿很大程度上與觀眾的喜好有關。任仲倫表示:“從我們提供的產品角度來講,我們缺少能夠打動人心,引起大家共鳴的影視作品,現在我們都講大數據分析,大數據我認為是個工具,我們分析了數據以后完全按照大數據指引的話,大數據分析前幾年差不多得出一個結論,電影觀眾是17歲到23歲的主體,他們懶的思考,只想娛樂。按照這樣的大數據的分析,引導我們這幾年相當部分的影片朝著這個方向走,忽略了影片可能產生的其它東西。”
很顯然,大數據的分析只是分析了一部分觀影人群的需求,對這部分人群來說,只要有“小鮮肉”、密集的轟炸式宣傳、較低的娛樂水準就可以被滿足,這也讓很多電影投資方及導演不惜花大價錢去請當紅明星來主演,至于明星的演技、電影的內容卻絲毫不關心。這部分人群雖然對電影票房起到了推動,但并不長久,也不能給電影帶來良性增長。當電影銀幕都被這類影片充斥,一些對電影藝術有著更高品味的觀眾就會遠離影院,這對整個產業是有害的。
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錦華表示并不能完全怪觀眾:“中國電影市場的怪現象越來越怪。從二十一世紀初叫越看越罵,越罵越看。到后來發展成不爛不賣。這個真的非常非常怪,真的成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怪現象。但是我不完全同意的是責任大概不在觀眾吧,因為今天中國電影市場高度壟斷,排片率決定一切。2016年是資本立威,資本小試牛刀,資本方掌握電影制片公司,還掌握院線,壟斷的結果一定造成觀眾學習的能力是被極度的限定了。”
如何改變現狀?從導演角度看,馮小剛認為:“導演沒辦法猜觀眾到底喜歡什么,但是導演可以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對導演來說,你做這件事的時候你選擇要講這樣一個故事,拍這樣一個人物,拍這么一部電影的時候你自己首先喜歡它,是不是愛這個故事里的人,你是不是有特別大的欲望需要把它拍出來,你不用去猜那些觀眾,每個觀眾都有自己的喜好,導演別把觀眾當上帝,把觀眾當成一個對手比較好,當成一個很不好對付的對手,我覺得像遵守對手一樣的遵守觀眾。尊重觀眾的內心,尊重觀眾的感受和尊重觀眾里的錢是兩回事。是這兩種尊重。導演想的是怎么能夠征服觀眾,用自己最大的誠意把電影做好。”
事實上,這幾年,大量導演一來是為了控制風險,二來或許是出于懶惰,投機取巧,找幾個當紅的明星、選幾個熱門的題材或者熱門的IP就算是完成了這部電影的大部分工作,事實上,隨著電影觀眾的審美需求提升,這一套做法已經漸漸不奏效,兩年票房的戛然而止就是最好的教訓。而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也給中國電影人上了一課,一直在中國不受待見的印度電影,通過一個冷門的勵志題材,竟然獲得了超過12億票房,這在中國電影圈內引起了眾多電影人的反思。
任仲倫表示:“《摔跤吧,爸爸》把中國電影摔了一跤,它的故事、題材有什么特點嗎?沒有,最本體的是抓住共鳴。電影其實需要共鳴的,電影的需求不會消失,也會繼續增長,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能夠給觀眾提供什么樣的產品。”
編輯:彭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