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分子科學奠基人于同隱逝世
2017-02-07 10:59:00來源:看看新聞網
據看看新聞網消息 2月6日上午10時56分,著名有機化學家、高分子科學家和化學教育家,中國高分子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于同隱因病醫(yī)治無效在上海去世,享年101歲。
于同隱,長期從事高分子粘彈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研制了取得重大社會效益的人工肺,開拓了蠶絲等天然大分子研究新方向,為我國高分子化學和物理學科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17年9月6日,于同隱出生于江蘇無錫一戶小康之家。自5歲入小學到高中畢業(yè),于同隱接受了完備的新式教育。1934年,于同隱考取浙江大學化學系。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于同隱隨浙江大學匯入西遷的長途跋涉中,并在戰(zhàn)亂中畢業(yè)。1943年,畢業(yè)5年后,26歲的于同隱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投身學術界。1951年1月,于同隱順利通過了論文答辯,獲得密歇根大學博士學位。在學校200多名研究生中,于同隱的成績名列前茅,被推舉為榮譽化學會會員,獲得了一枚象征開啟科學大門的金鑰匙。此后,于同隱帶著妻子輾轉回國,他曾回憶說:“作為一個中國人,自然會想回到祖國來,尤其在祖國迫切需要的時候。看到美國的繁華,心中很羨慕,我們中國要能埋頭苦干五十年,一定可以和他們一樣。”
1952年8月,于同隱夫婦來到復旦大學。35歲的于同隱是當時化學系中最年輕的教授,妻子蔡淑蓮則在分析化學教研室。在此后的幾十年里,伉儷二人為復旦大學化學系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退休后的于同隱長期保持著規(guī)律的學習生活習慣。除了吃飯、睡覺、外出散步,他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在書房看書。他一直關注著高分子科學最前沿的信息,即使90歲后,也常常一個人坐著公交車到浦西福州路外文書店去買最新的專業(yè)書。2005年,88歲高齡的他還在《化學世界》上發(fā)表《漫談化學反應》和《從化學反應到生命》這樣的科普文章。
編輯:
林馥榆
關鍵詞:
上海;高分子于同隱
-
上海金山輔警配執(zhí)法記錄儀防老賴
近日,上海金山交警專門給輔警配備了“新武器”,原因是面對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交通輔警在加強民警執(zhí)法、減輕民警執(zhí)勤壓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大整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但是也有不少司機將輔警以“非正規(guī)軍”看待,常常無視、甚至阻礙輔警的正常工作。
2017-02-07 10:57:00 -
滬一女出納"工作"微信群受騙轉10萬
現在微信已經是手機中安裝最多的應用程序之一了,它方便了人們彼此間的溝通卻也存在一些風險。網上有一個段子,說“微信微信”,只能“微微相信,不能全信”。但是一個微信群里面都是騙子的騙局卻讓從事財務出納的邱小姐栽了“大跟頭”。她遇了一種新型電信詐騙——騙子通過偽造微信工作群,冒充“總經理”讓她轉賬,公司因此損失10萬元。由于邱小姐事后沒有賠償,公司將她起訴到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
2017-02-07 10:42:00 -
生態(tài)和安全底線下 上海發(fā)展需補"短板"
上海社科院《上海經濟發(fā)展底線預警與短板研究》課題報告指出,在未來階段,上海經濟發(fā)展必然將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城市安全兩方面因素更加緊密關聯(lián)。結合經濟新常態(tài),分析這兩條底線,可以發(fā)現上海還有一系列短板需要補上。
2017-02-07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