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国产,国内精品亚洲,青青青草国产费观看,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对白

央廣網

青島職教人才培養試水“中高職一體化”

2017-06-11 22:09:00來源:青島日報

  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動能。山東省已明確把職業教育納入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方案和規劃。

  作為全國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青島職業教育與時俱進,積極主動對接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布局,精準調整學校和專業設置,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源源不斷的高技能人才支撐。

  瞄準新經濟新建遷建擴建學校

  “校舍依地勢而建,將自然沖積溝建成景觀河道,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將陽光小鎮融入校園建設,把街區、庭院、郵局、有機農場搬進學校;采用太陽能熱水、地源熱泵,同時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站、抽水蓄能電站提供的能源作為補充,節能環保……”站在中德生態園的一片待開發空地上,青島市黃島區教體局局長于瑞泳勾畫著總投資12億元、今年9月將開建的開發區職業中專新校的未來,“這所學校將對接西海岸新區新興產業和優勢主導產業,提供最適配的專技人才。”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西海岸新區統籌職業學校布局。其中,將黃島區高職校遷建至臨港經濟開發區,服務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建設;立足服務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突出區職教中心龍頭地位,建設高標準實訓基地;圍繞新區工業轉型升級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將開發區職業中專遷建至中德生態園。從而形成錯位發展、產業布局對接合理的職業教育新版圖。”于瑞泳說。

  西海岸新區的職業學校調整,只是青島職教對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三中心一基地”的建設、城市新空間戰略布局的調整、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等,都對青島職教人才培養的結構、規模、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像開發區職業中專遷建這樣的調整舉措,已成為青島職教提升發展的必需。

  這種積極主動的對接,效應初顯。在黃島區高職校,影像與影視技術專業學生莊子凡、郭常彬作為錄音助理,正在北京為劇組忙碌著。這所學校新設的影像與影視技術專業,以劇組拍攝所需要的攝影、燈光、錄音、化妝造型等技術為主要培養方向,受到劇組和學生的歡迎。《爺們李大寶的平凡生活》《擇天記》《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等十幾部熱播的電影、電視劇攝制組中,都有該校學生的身影。這所學校的遷建,正源源不斷地為西海岸新區影視產業提供人才。

  未來幾年,根據青島市職業教育建設中高職一體化和以高職為主的發展思路,青島職業教育將集中加快建設一批高職學院,爭取更多進入山東省“十三五”高等教育設置發展規劃的視野。目前,正在進行的山東省輕工工程學校擴建工程,就把重點瞄向了全市緊缺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依托該校建設的青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青島首個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投資人的PPP項目,項目占地面積達到650畝。學校建成后,青島市的工科專業將在這里集聚。

  對接新產業調整專業設置

  專業設置的推陳出新是青島職業教育的活力所在,也是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工業機器人、電梯維修、會展服務與管理……這些都是2017年青島市中等職業學校的新增專業。近年來,青島中等職業學校每年都會新增一批專業,同時也停招一些專業。

  如,2015年,青島中職學校新增了國際郵輪乘務、海水生態養殖、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15個專業。2016年,新增航海捕撈、家政服務與管理、連鎖經營與管理等28個專業。今年,又新增了工業機器人等15個專業。

  “圍繞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局調整,合理確定招生專業和招生規模,已經是青島職業教育的常態。”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銓說。立足我市“十三五”規劃,圍繞“三中心一基地”及十大工業千億級產業鏈推進,《青島市職業教育專業布局調整工作的意見》于2016年11月出臺,職業教育對接經濟發展新常態作出嶄新布局。根據行業、市場需求,我市依據產業定位、新興業態及職業學校發展狀況,劃分各區市職業學校重點發展的專業。如,市內三區和嶗山區重點建設信息技術類、醫藥衛生類、財經商貿類、旅游服務類、文化藝術類等相關專業,限制發展加工制造類、交通運輸類等相關專業。

  由于青島職校畢業生的就業結構緊貼產業結構調整,直接服務于區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中職畢業生在本地就業的高達71%。與此同時,職業教育就業對口率逐年提高,2016年中職就業對口率達到72.9%。青島職業教育就業率保持高位,2016年中職生就業率接近97%,已連續10年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今后,在“一帶一路”倡議快速推進大背景下,青島職業教育還將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學習和引進國際先進的職業標準、專業課程、教材體系,選擇高水平院校聯合開發課程,共建專業、實驗室或實訓基地,建立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等合作關系。同時,青島將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專業評價評估體系,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學校的骨干專業每年評價一次,建立職業學校專業預警機制,實行專業設置末位淘汰制,從而更緊密地貼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人才培養試水“中高職一體化”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斷提升,青島職業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養的高度,職業教育層次不斷上移,已初步構建起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教體系和中高等職業教育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縱向貫通,就是打破制約學生成長的“天花板”,建立從中職到高職,再到應用本科、專業碩士的培養通道。所謂橫向融通,就是打造職業教育與就業的“旋轉門”,建立“學習-就業-再學習”的培訓通道。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我市中職學生進入大專及以上院校深造的比例已經接近半數。

  “3+4”中職與本科人才培養試點即是此種努力之一。2013年起,青島作為首批試點城市,試點“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4年來,青島市“3+4”試點專業從最初的3個增加到14個,招生計劃由原來的140人增加到760人,占到全省招生總數的三分之一;試點中等職業學校由原來的3所增加到11所,合作的本科院校由原來的1所增加到6所。青島“3+4”貫通培養不是簡單的升學教育,更不是中職、本科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簡單疊加,而是從七年一體化培養的角度,來規劃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統籌安排文化課、專業課、技能課和崗位實訓實習,培養具有真才實學的卓越工程師。

  青島商務學校“3+4”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盛雪,入學不足兩年,已和同學一起研究有關無人機在未來物流業的應用課題一年多。“我們想用自己的研究課題,為未來物流產業升級盡一份力。”盛雪說。作為該校“3+4”專業的高校專家,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周盛世認為,七年一貫制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對專業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從高一就開始實施專業課題研究,知識的不斷積累和行業的不斷發展高度契合,既符合人才成長的規律,也符合產業發展的規律,有利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五年制貫通培養,趟出了青島中高職一體化發展的第三條路:“借”用三二連讀計劃,破解當下青島高職院校培養能力不足的困境。2016年,市教育局與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在15個中等職業學校的24個專業試點五年制貫通培養。2017年,山東外貿職業學院、青島酒店管理學院也加入了試點的隊伍。中高職院校共同開發五年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方案,統一五年的課程體系及考核標準,加大了師資培養力度,切實提高試點院校師資水平,克服了中高職無法百分百銜接的弊端。

  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試水,使得中等職業教育的生源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2016年青島市“3+4”貫通培養計劃招收760人,共有1.1萬人次報名,報名人數與招生計劃比達到14:1,錄取平均分614.5分,超過當年普高錄取線610分。

  現代職教體系需要上下打通,左右融通。中高職一體化培養是上下打通,而左右融通就是指推倒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藩籬。2016年,普職融通試點首次在青島市6所職業學校和4所普通高中啟動。普職融通實驗班的核心是課程融通,由中職學校和普高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學標準、教學進度、考核標準。當年,青島藝術學校綜合育人班首次有2名職業中專的學生以優異成績通過考核,轉入普通高中,注冊普高學籍,在我市現代職教體系建設中留下了一個從前所未有的新刻度。

  八十多年前,中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黃炎培先生提出,職業教育的內涵是,“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個性,獲得生活的供給和樂趣,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伴隨這座城市的成長,青島的職業教育也日漸壯大。“十三五”期間,青島職業教育將通過建設一批優質職業學校、培育一批骨干專業、培養一批高素質工匠,真正讓青島職教成為青島制造的堅強后盾,讓每一個接受職業教育的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編輯: 劉海奎
關鍵詞: 青島;中高職一體化

青島職教人才培養試水“中高職一體化”

作為全國職業教育的一面旗幟,青島職業教育與時俱進,積極主動對接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布局,精準調整學校和專業設置,為全市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源源不斷的高技能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