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6月9日消息(記者王偉)“科學”號科考船圓滿完成西太平洋雅浦海山航次,今天(9日)順利返航青島母港。本航次中,“科學”號首次成功靠泊外港,同時也獲得了大量的海洋地質、生物等珍貴樣品和數據。
本航次于今年5月20日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港口碼頭出發,歷時21天,航程9000km。這是“科學”號首次從外港出發開展科學考察任務。調查區域主要位于熱帶西太平洋雅浦海海山區域,沿途開展了重磁、多波束、淺地層剖面、多道地震走航觀測,海山區電視抓斗取樣及海底地震儀回收等多學科調查內容,完成5次電視抓斗取樣作業,并成功回收6臺海底地震儀。
據航次首席科學家董冬冬介紹,本航次順利結束后,中科院海洋所實現了對雅浦海山區天然地震超過2年的連續觀測。同時,在海山區也獲得寶貴的巖石樣品數據。數據覆蓋了雅浦俯沖帶系統的所有重點構造單元,覆蓋面積超過16萬平方公里。
據介紹,這些數據的獲取,初步構建起雅浦海山區綜合地球物理的數據觀測網絡,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利用航次獲取的綜合地球物理資料,將獲得雅浦俯沖帶的精細地貌。通過對巖石樣品的地球化學分析,有望揭示雅浦俯沖帶基底巖石的物質組成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