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中藥房配酸梅湯的短視頻爆火,掀起一股養生飲品潮流后,藥食同源的理念正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秋冬季這股潮流仍在延續,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開起了養生茶飲店,還有不少藥店、茶室也都推出應季養生茶飲品。
一時間,消費者從“口味黨”變成了“成分黨”,更看重飲品的成分和功能。在消費者新口味的引領下,中醫藥食材與飲品行業正在開啟一場創新融合的“雙向奔赴”。
需求高速增長
市場上,降壓養生茶、降糖養生茶、減肥養生茶等具有功能特征的養生茶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在北京國貿附近一家裝修古樸的茶室內,記者注意到50多種茶飲琳瑯滿目,手沖陳皮六堡茶45元、桃膠暖姜煮紅茶46元……擺放10余張桌凳的茶室內座無虛席,養生茶飲品很受歡迎。
在方莊附近的百姓大藥房,一進門,就能看到擺放在門口的幾個貼著“養生茶”標識的貨架,瓶瓶罐罐里裝著菊花、茯苓、黃芪、芡實等中藥材,供消費者選擇搭配。記者注意到,藥店里還有多種分裝好的成品養生茶售賣,有補腎茶、祛濕茶、雪梨潤喉茶、痛風茶、清肝明目茶、暖宮茶等等。
養生茶飲店也成為一些中藥企業的跨界新寵。今年5月21日,陳李濟陳皮養生茶道館(北京首店)開業。此外,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華北制藥旗下甄飲子、一方制藥旗下一方四季本草輕養茶等,均受到消費者喜愛。
養生茶的新潮流同樣也引起了飲品行業的關注。元氣森林2021年推出無糖草本茶——纖茶,業績連續兩年300%增長,成了元氣森林新晉億元水平的品牌。
養生茶需求的高速增長,也引來了眾多入局者參與競爭。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養生茶相關企業共有1390余家,其中近四成成立于5年內。
新生代的消費選擇
財通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隨著全民大健康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消費者從被動的尋醫問藥變為主動的健康管理,藥食同源食品等成為熱銷品類。
養生同樣也成了當代年輕人的新追求。據新華網發布的《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當下的養生消費主力軍正是年輕人群體。18~35歲的年輕消費人群占到了健康養生消費人群的83.7%。而年輕人對口味、品質有著獨特的評判標準,藥食同源加滋補類成為新生代消費選擇。
在外賣平臺搜索“養生茶”,能看到玉米須桑葉茶、熬夜甘清茶、新會陳皮雪梨湯等多種現制養生茶飲品,定價在15元到30元之間。相關網絡數據顯示,今年10月16日以來,關鍵詞帶有“養生”的外賣餐品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2.20%。
針對年輕人的養生需求,包括同仁堂在內的眾多品牌,推出“熬夜水”等系列產品,據稱成分中包含蜂王漿、人參、紅棗等食補材料。今年5月,一整根人參縱貫整瓶的“一整根”熬夜水,在羅森等便利店上架后,引發不少年輕人跟風“嘗鮮”。據統計,8月份,該款飲料在外賣平臺的銷量較5月實現了翻倍增長。
可以說,養生茶憑借健康的標簽、多樣的口味,吸引年輕人的目光,年輕人已成為消費養生茶的主力軍。
產業尚處起步階段
有業內專家認為,“養生茶”正在走俏,市場呈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但養生茶產業尚處起步階段。
總體來說,養生茶產品多而雜,以原料形態的產品為主體,缺乏整體、系統化、功能性的產品創新;其次,品牌越來越多,但知名品牌少。如何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市場化的要求進行產品創新,是養生茶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題。
同時也有業內專家提醒,養生茶會選擇一些公眾認知度比較高的藥食同源食材,再結合口味要求調整,不能夸大“養生”的功能。
“這類產品本質是茶飲,不是藥。在原料上會摒棄部分傳統奶茶或茶飲使用的人造成分,也會降低糖含量,藥食同源也有益健康,但效果如何有待考究。”業內專家表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