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記者走進甘肅省康縣長壩鎮福壩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只見黑黝黝、肥嘟嘟的黑木耳競相“綻放”。潔白如玉的秀珍菇、黃燦燦的金耳、朵大肉厚的靈芝、肥嘟嘟的黃縱菌……各類菌種都到收獲的季節,農戶們正忙碌地采摘菌類。“目前,我們已經收到了上千個訂單,現在全公司都在加班加點趕制訂單。”康縣食用菌種植帶頭人、福壩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負責人楊滿輝說。

  康縣冬暖夏涼、空氣濕潤、雨熱同期,林下土壤優質,山泉水豐富,典型的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性氣候,為食藥用菌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由于科技加持,各種菌類在這里競相“綻放”。

  “后天發力”用足“先天優勢”

  “康縣食用菌種類非常豐富,木耳、香菇、天麻、羊肚菌、牛肝菌、竹蓀、猴頭等一系列菌類都適宜康縣種植且品質上乘。在科技助力下,這些菌類得以批量生產,為群眾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楊滿輝告訴記者。

  作為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食用菌種植具有“短、平、快”的特點,是康縣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近年來,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康縣堅持走科技興農、綠色發展之路,積極與甘肅省科技廳專家團隊合作。在專家團隊的精心指導下,康縣食用菌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食用菌產業是我鎮的優勢主導產業。2023年,全鎮發展袋料木耳基地29處,袋料木耳、香菇菌袋累計投放400多萬袋,預計收獲成品黑木耳等食用菌共計50萬斤,產值達1500多萬元。”康縣碾壩鎮黨委書記熊濤說,“縣里給予了一定的產業獎補資金支持,群眾嘗到了甜頭,勁頭越來越足。”

  截至目前,康縣產業化種植菌類24類130個品種,食用菌總產量達642.9萬公斤,產值約2.15億元。

  其中,“康縣黑木耳”品牌產品因質量好、品質優和暢銷度高,更是進入了“中國農產品區域品牌價值100強”名單,品牌估值達0.38億元。

  三產融合深挖產業潛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用菌產業是康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未來如何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如何讓食用菌產業一步步從“低小散”走向“高精尖”,從“脫貧產業”變成“富民恒業”?

  康縣按照做優做強特色食用菌、做特做精珍稀食用菌、做好做大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搭建產學研平臺,打好科技成果轉化供給、需求、服務、保障“組合拳”,著力強化品牌打造、機制構建、要素保障和綜合效益,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全產業鏈食用菌產業發展體系。

  記者了解到,康縣共有康元、金強、康垚等食用菌品牌5個,涵蓋木耳、金耳、天麻、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系列產品12個。康元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已成功轉化靈芝孢子油膠囊、蛹蟲草粉片、菌苷肽口服液、濃縮猴頭菇片等科研成果,以天麻研發為主的食藥用菌項目也正強力推進中。

  采摘食用菌、參觀展示館,品嘗特色宴、購買食用菌產品。今年,福壩農業產業科技示范園不僅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旅游,而且成了福壩村旅游的新亮點。

  “我們在大力發展食用菌提取產品、凍干食品、調味品等加工業,推動食用菌產業向深加工轉變的基礎上,推動采摘、餐飲休閑、文化旅游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培育起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食用菌產業鏈。”康縣食用菌中心副主任王和飛告訴記者。

  同時,康縣把食用菌特色餐飲和文化旅游融入城鄉發展規劃中,打造了天麻小鎮、木耳小鎮等一批以食用菌生態觀光、采摘體驗和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精品旅游線路,開發了“天麻宴”“菌菇宴”等特色餐飲,并通過食用菌企業電商平臺、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心(站),不斷加大食用菌生態觀光、采摘體驗、飲食文化為主題的文旅產業培育力度,推動食用菌產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2022年,康縣實現旅游收入9.6億元,食用菌綜合產值達2.15億元。

編輯:智陳陽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