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寧7月9日消息(記者汪曉青)夏日時節,哇麻村的莊稼地里,馬鈴薯、小麥、油菜等農作物蔥蘢茂盛,山林間一片綠海,龍頭山重巒疊嶂,鄉村美景十分宜人。

“大家快嘗嘗,這是用我們當地村民自家種的馬鈴薯做的寬粉,軟糯筋道。”在哇麻村龍頭山景區,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臺子鄉哇麻村駐村第一書記田宸瑋熱情地向游客推薦道。

從龍頭山景區遙望互助縣城(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自2015年青海省委組織部聯點幫扶哇麻村以來,駐村工作隊結合村情實際,挖掘資源稟賦,風景俊秀的龍頭山進入大家的視線。經過前期建設和打造,2021年龍頭山景區開園運營,鋪就了一條拓寬村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2023年,哇麻村與青海國投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聯手,開啟了村企黨建共建、助力文旅發展的新嘗試,也給景區帶來了新的機遇。

據田宸瑋介紹,目前景區劃分了自助燒烤木屋區、兒童游樂區、成人游樂區、拓展區、特色小吃區、黨建團建區、棧道觀景區等,布局規劃日趨合理和豐富,管理運營也漸漸走向專業化。

龍頭山景區(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游客在龍頭山景區游玩(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昔日的山頭林海蛻變為鄉村生態旅游景區,村民們也跟著實現了身份的轉變。

在景區成人游樂區彩虹滑道區域,宋長青正在擦拭整理游玩設施。“這幾天天氣有點涼,游客不是很多,我們每天都會來整理維護設施設備,希望越來越多的游客知道我們龍頭山景區,來這里觀光游玩。”

宋長青告訴記者,目前哇麻村有13個人在景區工作,擔任游樂設施管理員、服務員、保潔、售票員等不同崗位。“離家遠的工作顧不上家,年紀大了外出務工也不方便,這個景區開業了以后,我們相當于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每個月有2500元的收入,這就很好了!”宋長青說。

宋長青在彩虹滑道區域整理維護項目設施(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農家特產成為文旅產品,也成了助力村民增收的特色產業。

如今,在龍頭山景區專門設置的農特產品銷售區里,村民可以出售土豬肉、土雞、草膘羊、洋芋粉條、土榨油等鄉村“土特產”,自家種的馬鈴薯可以做成特色美食焪洋芋和辣汁寬粉。

說起土雞養殖,這也是哇麻村當地的“傳統優勢項目”。

哇麻村蛋雞養殖場廠房(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當地村民有養殖蔥花土雞的習慣,我們在此基礎上積極謀劃蛋雞養殖場建設項目,利用廢舊莊廓院建成2棟廠房,可以養殖兩萬余只蛋雞。目前配套設施等均已到位,計劃下半年8月份左右先引進一萬余只蛋雞,到年底我們的雞蛋就可以進入市場了。”哇麻村黨支部書記劉大訓說。

鄉村產業多點開花,一步步走向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這樣的創新嘗試和喜人變化,給鄉村注入了全新活力,也給村民們帶來了新機遇。

哇麻村龍頭山景區(央廣網記者 汪曉青 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哇麻村把“產業興旺”作為帶動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深入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向“規模化、現代化”模式轉變,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眼下,我們在大力推動龍頭山景區文旅發展的同時,持續發力建成蛋雞養殖場,與企業合作建立土豆粉條代加工辣汁寬粉等多個新產業,全力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添磚加瓦。”田宸瑋說。

編輯:張海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