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來勢洶洶”各類消息鋪天蓋地
一面是全民“戰疫”捷報頻傳穩定人心一面是偽科學、疫情謠言反復翻炒乘虛而入
慧眼識謠,理性防疫請看
《鑒謠手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謠言的六大套路》
套路一:“萬物治肺炎?吃XXX可防止冠狀病毒肺炎”
流傳版本:吃辣椒、香蕉、草莓、大蒜,喝茶、酒、陳皮水、大蒜水等可抑制/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傳中多借用“鐘南山建議”或是某位營養專家、權威媒體等名號。
鑒定:均衡飲食,有助身體健康,但是說“某種特定食物可以抑制/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都是謠言。
套路二:“因為病毒熱敏感,用56攝氏度的水洗澡、電吹風機對手吹可以殺死病毒”
流傳版本:調高空調溫度、蒸桑拿、曬太陽等,流傳中多借用“鐘南山建議”等防疫專家的名號。
鑒定: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熱敏感,持續高溫(56攝氏度以上,30分鐘)可以有效殺死病毒。但是,日常的空調、熱水澡等達不到這個溫度。而且人體是恒溫的,保持37攝氏度左右,如果半小時保持56攝氏度體溫,殺死的就不只是病毒了。因此,網傳或是“專家”建議的“土法升溫防肺炎”基本不可信!
套路三:“別吃魚,特別是草魚做的酸菜魚,121個魚塘感染了”
流傳版本:別吃豬肉(家畜)、家禽、西瓜、柚子等。
鑒定: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研究結果,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是野生動物。經過安全檢疫的豬肉、牛肉、魚等可以放心食用。至于吃西瓜、柚子感染病毒是謠言。
套路四:“提醒!XX地自X日起,交通停運、全面封城/菜市場、超市關閉”
流傳版本:目前,北京、上海、南京、重慶、深圳多地傳出此類消息,不少地區演變為XX市場、超市關閉等。多以“X通知”等公文形式在微信、朋友圈流傳。
鑒定: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根據情況會采取相應管制措施,但是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在官方媒體發布,朋友圈首發的小道消息或無端臆測,或夸大其詞,基本不靠譜。發現此類消息,不要輕信,不要恐慌,向當地相關部門或是權威媒體求證,真相立現。
套路五:“特殊時期,私人郵寄防疫物資會被征用,海關會專賣給藥店”
流傳版本:海關、快遞
鑒定:根據海關總署1月27日發出的通知,對聲明涉及疫情物資的郵件快件,可以采取個案處理方式,優先辦理報關手續。加速進出境郵件中口罩、護目鏡、手套等肺炎疫情防護用品的清關速度。也就是說,不存在征用,而且會加快清關速度。
PS:涉郵寄消息三問即可求真:1、有沒有單號?2、包裹寄到哪個地區?3、哪家快遞公司承運的?
套路六:“車牌號浙B L0535剛從武漢回XX地,載有感染病人”
流傳版本:重慶、四川、云南(內江、普洱)、浙江(海寧)、安徽等地,流傳中時不時加上“XXX通知”等字樣,顯得很是正式。
鑒定:從2019年12月底到2020年2月,這輛車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今后只要看到“載有感染人群的浙B L0535過境”的消息,妥妥的就是謠言!
本文來源:新華網
老年之聲轉載編輯:楊瀅// 責編:李沛// 監制:汪群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