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5月22日消息 曾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2006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之一”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遺址,因為宏大的規模、保存完整的原始狀態,尤其是與商王朝大體相當的時代,讓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為之震驚。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三座店水庫工程的建設,這個距今約為3400~4000年的古文化遺址生存狀況令人擔憂。
洞子山雜亂無章
記者來到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鎮三座店村陰河左岸洞子山,目睹了這座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遺址的現狀。
洞子山——這座位于陰河岸邊、承載著中華文明永恒記憶的小山丘,在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遺址沒有發掘以前,默默無名。2005年下半年,為配合三座店水庫工程的建設,考古部門在這里開始了考古發掘工作,將這座面積約9000平方米的神秘古城呈現在世人面前,洞子山這座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小山坡,一下子像4000年前那樣熱鬧起來,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沿著111國道,驅車出赤峰市區向西北約40公里,在三座店村北側,遠遠地就能見到一座平緩的小山,山下是正在建設中的三座店水庫工程工地和三座店水庫管理部門的兩座現代化辦公樓。
站在山下向西北眺望,洞子山南側山坡上那經歷了千百年風雨的古城就像一堆雜亂無章的石頭,一條新開出的工程道路由山下直通半山腰西側崖壁,電線桿和電纜鐵架爬上了山頂,顯得格外醒目。沿著這條工程道路,記者向山上走去。沿途看到,從山腰上修建下來的一條巨大的管道,將洞子山南坡下半部分一分為二。
據一位當地村民介紹,三座店水庫工程開工以后,就在洞子山南坡上開通了這條工程道路,施工車輛每天都從這里通過,加上管道的挖掘和山頂上大壩的建設,讓經歷了幾千年風雨的石頭古城難以承受。
千年古城墻體出現坍塌
記者注意到,洞子山南坡緊貼著工程道路的是一道將古城遺址圍在當中的鐵絲網,由于挖掘道路的時候,挖掘機過于接近遺址,有的鐵絲網的護樁已經緊貼著挖掘機挖過的深坑邊緣。可能是長久沒人管理的緣故,鐵絲網的許多地方已經露出了大洞,失去了保護的基本功能,成為人們往來山頂工地和山下的通道口。
穿過鐵絲網的一處大洞,記者進入了神秘的千年古城。沿著山坡,一座座圓形石頭建筑基礎看似無序地散落在這里,有的房屋遺址呈現出大圈石頭基礎套著小圈石頭基礎的樣子,就像今天的房屋分里外間;有的是圓圈石頭基礎外面半圍著一堵石墻,又像今天房屋外面的走廊。在各個散落在山坡上的遺址之間,又通過石頭街道連接在一起,相互連接,四通八達。有的石頭墻體遺址經過幾千年風雨,竟然還有1米多高,讓人嘆為觀止。
據有關考古資料記載,整個遺址分為大城和小城兩部分,大城的發掘面積約7500平方米,小城面積約1585平方米。有圓圈的65座、窖坑49座、夏家店上層文化積石臺16座、不同時期的墓葬10座,還有巖畫、石墻和積石臺等。考古挖掘的時候,共清理出院落20余處,基本由單、雙圈建筑基址及窯坑、石墻等設施構成。
走在大城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上,記者看到,由于堆砌墻體的石頭是用泥土粘結的,挖掘出來以后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些地方已經出現坍塌的跡象。在古石城遺址的每個“房屋”和“院落”里,都長滿了雜草,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遍地都是。越接近山頂,記者越能感到腳下的顫動和劇烈的轟鳴聲,登上山頂才發現,水庫大壩已經建設到了遺址的西側。由于施工開鑿,山頂西側形成了一個斷崖,很多遺址建筑用石頭堆砌在斷崖邊,一臺巨大的挖掘機正在遺址邊繁忙地施工。
站在山頂,向南能夠俯瞰整個遺址的全貌,一圈圈的圓形建筑、一條條彎彎曲曲的街道,如同眾星捧月一樣由山下向山頂圍攏。也許這里就是古城的中心,當年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會聚集在這里,歡慶豐收,祈求上蒼保佑平安。
文物管理所:經費和人手不夠
2007年,當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遺址經過近兩年的挖掘,將一個古人類文明奇跡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世界為之震驚。
2008年5月19日,國家文物局曾經就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上報的《關于赤峰市松山區三座店石城遺址保護規劃立項的請示》作過批復,批復上說,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應加強保護并做好“四有”等基礎工作,為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建議自治區文物局指導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具有資質的規劃編制單位和專業考古研究機構,在進一步加強考古研究和開展各項評估工作的基礎上,按照《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做好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遺址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妥善處理遺址的保護與利用,確保遺址安全。
赤峰市文物管理所的李術學所長表示,他知道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遺址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但由于經費和人手的限制,很難對該遺址實施有效的保護。目前,那里的狀況有所好轉,前兩年建設高峰的時候,遺址的保護形勢更加嚴峻,施工占用遺址土地,施工人員踐踏遺址,甚至使用遺址石頭當做工程用料等情況時有發生。不過他們近期會到遺址實地考察,加強對遺址的保護管理工作。(湯軍 李玉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