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9月16日消息 由于水資源貧乏,干旱缺水一直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多年來,內蒙古從自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實際出發,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的方針,制定和完善有關政策,推動節水灌溉事業快速發展。截止到2007年末,全區節水灌溉面積累計達到2724.6萬畝,為解決“三農三牧”問題,大力改善民生,促進農業增產和農牧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有力地推動了現代化農牧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
內蒙古堅持把節水灌溉作為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措施來抓,投入節水灌溉建設資金17.98億元,以大型灌區節水改造、節水灌溉示范項目、牧區節水灌溉試點項目等重點項目為龍頭,帶動全區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應用,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自治區制定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節水灌溉條例》,頒布實施了《內蒙古自治區行業用水定額標準》,為節水灌溉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2007年,自治區進一步完善落實政策措施,加大節水灌溉工作力度。首先是自治區采取水權轉換、工業建設項目資金補償等方式,鼓勵引導有條件地區開展灌區節水改造建設,使以工補農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其次是自治區加大了節水灌溉投入力度,安排政府專項資金3億元,啟動實施了河套灌區節水灌溉項目,再者是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實施〈水法〉辦法》,要求“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制定節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設節水設施。提高建設標準,否則不予立項,不準開工。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實,提高了廣大干部群眾對發展節水灌溉,建立節水型社會的重要性認識,增強了全社會節水灌溉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
內蒙古各地也緊緊圍繞自治區政府確定的優化農牧業結構、推進產業化進程,提高集約化水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重點,適時調整思路,主動適應形勢,把發展節水灌溉與當地結構調整、高效園區建設、圍封轉移項目,農牧業新技術應用推廣結合起來,提質增效,增收富民。素有"內蒙古糧倉"之稱的通遼市在繼續抓好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和節水灌溉示范等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配合農業綜合開發、扶貧、土地等部門搞好節水工程建設,使全市自2002年度以來年純增節水灌溉面積均在30萬畝以上,2007年更是新增節水灌溉面積54.38萬畝。并且,為了加強地下水的有效節約管理,通遼市還結合土地整理項目的建設在機電井上安裝了200多套"射頻卡自動灌溉管理控制器",提高對地下水的有效節約管理,使全市全年新增這種新型灌溉管理模式3萬余畝;烏蘭察布市緊緊圍繞專用馬鈴薯基地建設,大力推廣應用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全市引進大型指針式噴灌機104臺,小型噴灌機45臺,發展高標準馬鈴薯基地節水灌溉面積5.7萬畝,使專用馬鈴薯生產實現了種植規模化、灌溉節水化、生產集約化,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成為農牧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和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項目區群眾戶均年增收1500元;錫林郭勒盟貫徹“以建設促保護,以保護促發展”的方針,新增節水灌溉飼草料地8.99萬畝,規模大,標準高,效益好。種植的青儲玉米平均畝產突破了4000公斤,為落實禁牧、休牧措施提供了物質保障,真正起到了“小建設、大保護,小綠洲,大生態”的作用,促進了“生產、生活、生態”的協調發展。接受記者采訪時,當地不少黨政干部都深有感觸地說,節水灌溉技術的大力發展,促進了種植結構的調整,隨著農牧業產品生產率與商品率的提高,拉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快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2007年,內蒙古節水灌溉面積達到了2724.6萬畝。其中噴灌面積791.66萬畝、微灌面積21.08萬畝、低壓管灌面積1013.2萬畝、渠道防滲面積898.67萬畝。與“十五”期末相比,節水灌溉面積增長了21.2%,其中噴灌面積增長了15.1%、微灌面積增長了20.7%、低壓管灌面積增長了30.3%、渠道防滲面積增長了21.2%萬畝,年節水1.6億立方米。節水灌溉不僅使優質高效糧、油、菜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土地的產出率,商品率大為提高,農牧民收入成倍增加,農牧民致富達小康步伐的加快。而且牧區節水灌溉項目共發展飼草料地節水灌溉面積18.92萬畝,每年可為畜牧業生產提供1.75億公斤優質飼草料,有效地解決了畜草矛盾,補飼牲畜78.91萬頭只,實施禁牧、休牧、劃區輪牧面積分別達到341.58萬畝、661.04萬畝、111.32萬畝,使1110.84萬畝天然草場得到了有效保護,草原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了有效遏止,部分草場生態環境狀況出現了好轉的勢頭,草原生態環境恢復效果明顯。當地農牧民普遍認為,節水灌溉為解決“三農三牧”問題,大力改善民生,促進農業增產和農牧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李橋 朱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