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希臘馬拉松3月29日電(記者張榮鋒 梁業倩)全二平,一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的普通的鄉村郵遞員,29日中午他作為第二十六棒火炬手高舉奧林匹克圣火,踏上了希臘古老的馬拉松之路。
全二平沒有華麗的語言,談到作為聯想火炬手來到馬拉松的感受只有兩個字“幸運”。“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郵遞員,能來到馬拉松,能傳遞奧運圣火,很幸運,”全二平十分平靜地說。
全二平今年35歲,這是他第一次出國,以前最遠就到過北京,還是為了參加奧運火炬手的活動。26日,全二平獨自乘機前往雅典,在法蘭克福轉機時,遇到了語言障礙,好在遇上了一個國內來的報社記者,順利到達雅典。
全二平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郵政局小佘太鎮郵政所所長兼鄉郵員,是當地有名的“活雷鋒”。能夠當選聯想火炬手,而且是境外傳遞火炬手,全二平起初很興奮,但真正到了這個多少次闖入他夢想的地方,全二平卻是鎮定自若。“火炬手經歷對于我來說是個重大鼓舞。最基層的鄉村郵遞員,能夠當選,能夠得到認可,我以后工作的動力更強了,”全二平回味著當選的經歷。
小佘太鄉是個群山環繞的偏遠地區,往返鄉政府的小路只有馬車可以通行;山外春暖花開,山里需穿棉衣,風一刮就起沙塵暴。全二平從事鄉郵投遞16年,將他的青春和愛心奉獻給了這條崎嶇的郵路和大山里的人們。在小佘太鎮,孩子知道有一個雷鋒式的郵遞員叔叔,大人知道有一個干工作不講條件、不講代價、不怕吃苦的郵政職工。東家少了米,西家缺了菜,只要跟他打聲招呼,他都會責無旁貸地幫忙從鄉里的市場上給捎回來,送到對方家里,全二平的身份也從郵差逐漸轉化為“全差”。從1991年干上鄉郵遞員開始,全二平就再沒有離開這個“當差”職業。
從1996年前,他還有個同事,兩人每天蹬自行車東來西往,穿梭于鄉村的大街小巷,分擔投遞任務。后來同事覓到了新出路,放棄了郵遞工作,全二平不得不單干至今,郵政所為了緩解工作壓力,1996年起為他配置了一輛摩托車。自此,在摩托車的突突聲中,他每年要行駛幾萬公里,車胎換了一茬又一茬,每天要投遞上百份報紙或郵件。
他幫助村民脫貧致富,得到了周邊群眾的一致稱贊;他扶殘助困,深深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全二平是村里第一個開始鋪膜種植玉米的“能人”,新種植技術能讓畝產增加幾百斤,他積極向村民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全二平前后曾幫扶過四個殘疾孤寡老人,8歲那年,他已經開始幫助照顧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奶奶。他一有工夫就幫著老人家引路,拾柴,直到這位老人1992年去世,他像親孫子一樣將老人按照當地習慣安葬,當年全二平已經是20歲的小伙子了。
全二平的堅持和奉獻沒有被忽視,他去年當選為首屆“感動內蒙古人物”。后來被組委會推薦參加聯想火炬手選拔活動,并最后勝出,更是對全二平奉獻精神的肯定。在巴彥淖爾市,他是50萬青年的旗幟和驕傲,巴彥淖爾市2007年建立了“愛心 郵路”,弘揚愛心、勤奮和執著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