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呼和浩特2月22日消息 “這水綿軟甘甜,價格便宜。”——最近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百興小區居民高界家中新安了一條專供飲用、做飯的直飲水管道,原先的自來水管用于日常洗菜、沖廁和洗衣。近年來,包頭市實施水源大置換,把原先用于工農業生產的優質地下水與居民喝的黃河水進行對調,目前已有57萬市民像高界家一樣享受到了以地下水為水源的管道直飲水。
據了解,包頭市屬于全國嚴重缺水城市,由于歷史原因和部門管理分割,多年來包頭城區生活用水70%來源于黃河水。而十分有限的優質的地下水大部分都用在了農業、工業、綠化或者洗浴業,僅有少量的地下水用于市民的生活飲用水。隨著近年來黃河水量的逐年減少,上游排污量的增加,包頭市境內黃河水水質逐年惡化,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供水水質,群眾要求改善生活用水水質的呼聲越來越高。
為此,包頭市委、市政府決定通過水源置換科學合理配置水資源,嚴格區分城市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等配置層次,確定了最大限度利用地表水、積極爭取利用過境黃河水,擴大利用污水再生水、雨洪資源,有計劃開采地下水,嚴格控制城市地下水開采的水資源利用管理模式。
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實施“健康水工程”,即采用兩路供水管線,其中日常生活用水仍使用已建自來水管網,用于居民日常洗菜、沖廁、洗衣等,另外新建一條直飲純凈水管線和深度膜處理系統,將地下水進行凈化處理,通過優質管材設立獨立循環式管網供應到家中,供居民直接飲用和做飯。目前該工程實施3年以來累計投入2億多元,已使57.78萬居民受益,并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據包頭市水務局辦公室主任寇文海介紹,包頭市“健康水工程”今年計劃再惠及25萬市民,預計到2010年,全市將有百萬市民喝上健康水。(白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