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0多年發展,人工智能已從模擬人類智能的一項科學研究延伸為推進人類與社會發展的顛覆性技術。作為全球數字化發展的核心賦能技術,人工智能已成為各個國家和政府間組織的重點發展領域。人工智能科學、技術、政策的進展,也深刻影響著國際關系與全球格局。

  一些國家和政府間組織擔心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在全球發展過程中難以保持,于是存在這樣的觀念誤判: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是“零和博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未來的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并非如此,在基礎研究、產業研發、應用服務等多個領域將涌現出一批主要和重要的中心與結點,并呈現多中心發展的趨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發展中成為世界的絕對中心,這些主要結點之間將高度互聯、深度協作,共同帶動世界人工智能的發展。

  人工智能治理原則是各國開展人工智能合作的重要橋梁和政策基石。中國于2019年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明確提出和諧友好、包容共享、開放協作等治理原則。這是中國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美好愿景,也為世界提供了人工智能合作的“中國方案”。各國在智能評估、應用場景案例與最佳實踐、技術與社會倫理風險等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各維度的交流與成果共享,也將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模型與算法創新是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核心,也被認為是各國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即便在這個核心領域,最大程度的共享成果仍是促進創新的最佳方式。基于相同數據與任務的國際技術挑戰賽及國際研討會是促成良性競爭的重要手段,在這種良性競爭中,科研人員和工程師相互啟發獲得創新靈感,并提出更好的模型與算法。算法的開放和開源是最大化創新影響力的最有力手段,唯此,人工智能算法與系統才會在研究和技術社群的共同推動下實現快速迭代。當前,人工智能領域不斷健全的開源開放生態正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全球人工智能創新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各國政府都有責任延續和維護這種良性競爭與協作發展的平臺。

  人工智能是一項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顛覆性技術,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安全與倫理問題需要各國協同應對。否則,技術發展的風險與負面影響將廣泛波及不同地域。此外,不同人工智能的實現途徑存在不同的長遠風險,一部分是技術相關的,還有一部分是文化相關的。如歐美主要將人工智能視作一種工具,日本主要將人工智能視作人類的伙伴與社會的準成員,科幻作品中更多將人工智能視作人類公敵。如何處理人工智能與人類的長遠關系,在技術發展過程中將面臨不同類型的風險,規避此類風險尤其離不開全球協作。全球協作不僅在于對長遠議題開展聯合研究與風險防范,更在于防止人工智能在技術發展尚存極大不確定的情況下被惡性競爭、誤用、濫用甚至惡用。

  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戰略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之一。需要明確的是,在人工智能的全球發展版圖中,雖然各中心的發展理念、優勢、側重點各有不同,但彼此卻有極大的借鑒價值與意義。未來,全球人工智能的格局必然是向著多主要中心、彼此互聯的網絡化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各國當通力合作,避免誤解,加速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的全球化發展,增益人類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