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1日電 題:“王二小”種菜記

  孫曉宇 黃騰

  面對村民王淑榮劈頭蓋臉一頓數(shù)落,黑龍江省蘭西縣蘭河鄉(xiāng)黨委副書記趙海濤有些措手不及。“俺倆的兒女都奔五十歲了,咋還能管俺老伴叫‘王二小’呢?”王淑榮說。

  回想起一年前發(fā)生的“小插曲”,趙海濤和王淑榮都笑了。王淑榮是蘭河鄉(xiāng)擁軍村唐家崗?fù)痛迕瘢巴醵 笔峭跏鐦s的老伴王洪喜。

  為把房前屋后的小菜園打造成農(nóng)民增收新“財路”,去年蘭河鄉(xiāng)在擁軍村唐家崗?fù)烷_設(shè)了“小園菜市集”。“二生子家”“賈老根家”“王二小家”等具有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招牌紛紛掛在了農(nóng)家小院的門口。招牌由鄉(xiāng)政府根據(jù)戶主小名(乳名)統(tǒng)一制作,吸引城里人進院買菜。

  說起當初掛牌的事,今年67歲的王洪喜手一揮,笑著說:“名字就是一個代號,叫啥都行,我都答應(yīng),我也沒想到我老伴不樂意。”

  王淑榮說,自己當時一看到寫著老伴小名的招牌就“鬧心”,正巧遇上趙海濤在村里,就發(fā)生了“討說法”的一幕。

  讓王淑榮沒想到的是,“王二小家”牌子掛出去后,進院買菜的人越來越多,小菜園里不用農(nóng)藥和化肥的蔬菜成了“香餑餑”。每到周末“小園菜市集”,老兩口一天就能進賬100多元。

  王淑榮說:“客人都好奇為啥取這么俏皮的名字,一邊和我們‘嘮嗑兒’,一邊就把菜買了,院子里人來人往特別熱鬧。”

  去年雨水大,王洪喜家大棚遭水淹,但老兩口還是收入了3000多元。“王二小家”菜園越來越火,王淑榮氣消了,心也順了。再遇見趙海濤時,她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這牌子一掛,菜賣得越來越好,可把你委屈了。”

  為增加農(nóng)民收入,去年鄉(xiāng)里把唐家崗?fù)桶l(fā)展為赤松茸培育專業(yè)屯,鄉(xiāng)里統(tǒng)一組織興建大棚培育赤松茸,每平方米32元造價中,30元由政府補貼,赤松茸由當?shù)匾患液献魃绫5资召彙?/p>

  趙海濤回憶,盡管是好事,當時也遇到不少阻力。村民中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一度關(guān)系緊張,甚至個別村民還差點“干起來”。

  王洪喜積極響應(yīng)鄉(xiāng)里號召建大棚,在培育赤松茸的同時,也用來種植其他蔬菜。今年開春以來,王洪喜家又收獲了二三百斤赤松茸,收入1000余元。

  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一些曾經(jīng)猶豫的村民坐不住了。村民田福玉找到趙海濤問:“培育赤松茸的基料我備好了,園子也收拾利索,大棚啥時候能給我建好?”

  “也就這幾天。” 趙海濤打趣地問田福玉:“去年動員你建大棚你不愿意,今年補貼可從每平方米30元降到15元了,你想好了?”

  “赤松茸效益好,補貼降了也得整。”田福玉說。周圍的人忍不住都笑了。

  此時,王洪喜已早早在院子里曬好基料,等天氣暖些就開始新一輪赤松茸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