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融資難、融資貴,歷來都是民營企業所面臨的痛點和難點問題。去年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指出,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并強調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的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一年多來,各地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如何,發生了哪些變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日前赴北京、山東、浙江等地進行了調研——
破解“首貸難”
挖掘潛力客戶并扶植企業度過成長期的資金困境
“首貸”,也就是首次貸款,指的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報告中無貸款記錄的企業首次獲得的貸款,包括民營企業貸款、單戶授信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
“首貸難”是民營、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痛點。在去年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后,提高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率成為金融機構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發力點之一。
“以前以為第一次貸款肯定會手續繁瑣、門檻高、辦理時間長,但這次貸款辦理過程讓我感到意外,沒想到能這么快。”盛邦集團聯合創始人、集團總經理黃永超對記者說,從發布融資需求到獲得貸款僅用了10天時間,實在太方便了。
德州盛邦體育集團是山東一家從事SMC高分子復合材料制品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集團展區,黃永超指著藍色的拼裝式泳池向記者介紹,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就采用了盛邦的拼裝式泳池,建設周期短且環保。
此前,盛邦體育主要使用的是自有資金運營。今年,公司準備擴大生產時遇到資金困難。隨后,盛邦通過山東政務服務網發布融資信息,很快就被列入首貸培植企業名單,德州銀行及時上門與該公司對接。最終,盛邦體育獲得授信1000萬元。
在山東,像盛邦體育一樣沒與銀行打過交道的企業并不少。當地以“首貸培植”為突破口,提升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能力。中國人民銀行德州市中心支行行長崔金平表示,指導銀行主動與企業在貸前建立合作關系,挖掘潛力客戶并扶植企業度過成長期的資金困境是首貸培植的重要意義,也是改善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突破口。
工商銀行德州分行就制定了小微企業“新拓戶”產品獎勵政策,按戶及時獎勵小微客戶經理,激發支行發展小微金融業務的積極性,截至9月末,累計培植首貸客戶174戶,投放首貸客戶貸款1.22億元。德州銀行則建立了“動態培植進度表”,符合條件的企業由總行督辦盡快簽訂貸款協議,應貸盡貸。對暫不符合條件的,記錄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問題,進行專人培植回訪,持續跟蹤培育,盡早達成條件并促成貸款落地。
破解“首貸難”在山東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9月末,德州市金融機構已累計走訪、建檔培植企業1143家,通過培植獲得首貸企業達到1023家,累計貸款金額8.84億元;青島市則成功培植首貸企業3180家,累計發放貸款94.24億元。
各類銀行差異互補
大銀行優勢是規模大、資金成本低,小銀行更靈活、放貸快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這讓不少人擔憂,大銀行下大力氣做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會不會與城商行等小銀行形成惡性競爭?從長遠看,會不會不利于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經濟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大小銀行各展所長,為民營、小微企業提供了差異化服務,在競爭中形成了錯位發展、差異互補的局面。
大銀行的優勢是規模大、資金成本低,給民營、小微企業貸款時,利率有較明顯的優勢。“如果有抵押物,還是大銀行的貸款利率更低,年利率在5.4%左右。”臺州市速譜機電財務部經理阮玲芝介紹。
不少股份制銀行也具有為民營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能力。北京物美商業財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濱介紹,目前物美需要的是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從表內信貸到表外融資,從企業融資到資金增值,都需要“量身定制”,因此也需要與該類銀行合作。目前,物美不僅在民生銀行有15億元的授信規模,并且還有6.7億元的并購貸款,民生銀行還為其承銷債券,包括短期融資券50億元、中期票據20億元。“我們正考慮與民生銀行開展新一輪的并購貸款。”于濱說。
小銀行優勢是更靈活、放貸快,能夠滿足民營、小微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阮玲芝也表示,如果是沒有抵押物的小額貸款,她認為在當地還是臺州銀行較方便。
維克機械董事長王宏波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公司在國有大銀行和本地城商行、農商行都有貸款,其中在農行的1000萬元貸款以抵押貸款為主,而在當地的臺州銀行、泰隆銀行、椒江農商行的各500萬元貸款,則以信用貸、保證貸為主,年化利率為7.5%至8%。雖然利率比國有大銀行高,但優點是放貸快,一兩天就能到賬,能夠幫助企業補足流動資金,以保證公司運營。
大小銀行各展所長,錯位發展、差異互補的局面已經在臺州形成。更難得的是,當地以泰隆銀行、臺州銀行為代表的小銀行發揮了“鲇魚效應”,帶動其他金融機構不斷創新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目前,臺州轄內的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幾乎都是系統內的小微金融示范行。
截至今年9月,臺州市銀行業小微貸款余額3384.76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40.88%,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20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余額4419.62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3%以上。小微企業貸款的覆蓋面也明顯提高,今年9月末,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到38.73萬戶,同比增加3.32萬戶。
讓企業變得“透明”
搭建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金融、公安、稅務等多部門信息
“信息不對稱是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資金供求錯位的重要原因。”中國人民銀行臺州市中心支行行長王去非表示。
民營、小微企業運行管理不規范、財務管理不健全、信息不透明是銀行“不敢貸”的重要原因。為破解這一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臺州市中心支行于2014年7月成功搭建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這一平臺歸集金融、公安、稅務等30多個部門3.15億條信用信息,對全市60萬家市場主體進行信用建檔。
這樣一來,原本孤立的信用信息源被打通了,銀行貸前調查也有了依托,企業成為“透明人”,也使得金融機構能夠“一站式”查詢此前散落于各部門的企業信用信息。
現在,臺州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經成為銀行小微信貸風控的有力抓手,也使得更多發放信用貸款成為可能。“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推出,很大程度提高企業調查的效率,依靠平臺多維度的信息,客戶經理結合現場與非現場的調查,更真實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工行臺州分行副行長杭嘉表示。
“依托這一平臺,我們突破了依賴抵押的傳統信貸模式,90%左右為信用保證貸款。”泰隆銀行行長王官明介紹,依托臺州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該行積極引入工商、司法等外部數據,完善大數據分析應用,建設了強大的中臺,實現全流程模型管控。目前該行已建立269條貸前預評估規則、8大專家模型、125個精準貸后規則,這為發放信用保證貸款打好了基礎。
“平臺建立后,‘一站式’調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獲客成本,同時放貸時間也縮短了60%至70%。”王去非介紹。
今年3月,平臺三期銀企融資對接系統上線,這意味著企業可以直接登錄平臺在線上申請融資,實現資金供需雙方線上高效對接,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少跑路,進一步降低了銀企對接交易成本。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開設銀行機構查詢用戶2419個,累計查詢861萬次,月查詢超過10萬次;銀企融資對接系統上線試運行6個月共上傳各類信貸產品210個,線上對接成功447筆,為419家小微企業融資金額22.52億元。目前,臺州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已在全國20多個地區復制推廣,下一步,平臺還將移動化升級,利用APP、小程序等渠道開展服務。
在破解信息不對稱的同時,臺州還推動成立了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有效緩解了小微企業“擔保難、互保煩”“互保聯保風險大”等問題。
臺州市信保基金總經理曹永輝介紹,信保基金以政府出資為主、銀行捐資為輔,對企業來說,費率較低,基金年擔保費率僅為0.75%,大大低于2%至3%的市場擔保費率,且不附加收取額外費用或增加第三方擔保,大量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業通過基金支持獲得了銀行貸款。
截至今年9月底,臺州市信保基金累計為17472家小微企業承保300.89億元,在保余額為99.2億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