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13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顯著,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正在逐步緩解。
“小微企業貸款在增量、擴面、降成本、防風險四個維度上都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12日在銀保監會舉行的通風會上說道。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超20%
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36.3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0.81%。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2086.4萬戶,較年初增加363.16萬戶。
與此同時,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較年初增長47.89%,超額完成了30%的目標。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成本也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李均鋒表示,今年1-9月份,商業銀行新發放的普惠貸款利率為6.75%,較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4百分點。其中,五家大型銀行1-9月份發放的貸款利率為4.75%,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68個百分點,加之五家銀行通過發放信用貸款、減費讓利等下降貸款成本0.8個百分點,貸款成本下降1個百分點的目標已經實現。
在風險防范方面,小微企業貸款風險總體可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目前為3.5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
這些變化與體制機制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密切相關。今年以來,商業銀行陸續建立起小微企業貸款盡職免責制度,利用大數據風控解決小微企業風險控制難題;政策激勵的疊加作用更加凸顯,貨幣政策、財稅政策、銀行監管政策共同發力,激勵商業銀行大膽支持小微企業;通過銀稅互動、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監管平臺,小微企業缺信用信息的難題得到解決。
引導小微企業貸款商業化、差異化發展
不過,隨著小微企業貸款快速增量擴面,一系列問題擺在監管面前:如何保障小微企業信貸的高速增長局面的持續性?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如何更好的發揮市場作用?如何防止政策“上熱、中間溫、下冷”,保障政策傳導到位?大型商業銀行利用政策優勢與中小銀行“搶”客戶怎么辦?
面對小微企業融資的新形勢,李均鋒透露,銀保監會未來將從六方面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政策。
一是要堅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商業可持續的根本原則,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長效機制,核心在于引導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由外部推動變為自身驅動。
二是引導銀行業機構開展“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今年8月起,銀保監會在重慶等五個省市試點“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三是調整完善對商業銀行小微貸款的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李均鋒透露,銀保監會正在制定和推出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對不同銀行實行不同的監管要求,對商業銀行使用增長的、量化的指標,引導商業銀行差異化競爭。
四是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方式,特別是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中信用貸款的比重,減少對抵押品的過度依賴。根據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需要,合理發放貸款,完善續貸機制。
五是進一步加大對不規范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嚴肅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定價設置不合理條件、違規收費、變相轉嫁融資成本等行為。
六是積極推動優化外部環境,推動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力度,推動加快建立跨部門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機制,努力改變部門信息“煙囪林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