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湖濕地拍攝到的7只白鶴,遠處還有小天鵝、豆雁和反嘴鷸(央廣網發 武漢市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馮江供圖)

  央廣網武漢2月7日消息(記者張晶)一天之內觀測到7.7萬只鳥兒!在武漢蔡甸沉湖濕地,萬鳥競飛翔的壯觀畫面引人入勝。武漢市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程師馮江表示,管理局于2021年1月9日與武漢市觀鳥會在沉湖濕地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當天共記錄水鳥47種,數量7.7萬只,種類和數量均創新高。

  沉湖濕地1994年1月建立區級自然保護區,次年晉升為市級,2006年8月晉升為武漢市第一個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13年10月,被確定為國際重要濕地。沉湖濕地主要由沉湖、張家大湖、王家涉湖和杜家臺分蓄洪區部分區域組成,總面積11579.1公頃(17.4萬畝)。沉湖濕地是長江中下游流域重要的候鳥越冬地、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每年冬季,大批候鳥成群結隊來此越冬,其中有不少珍稀物種。近期的水鳥監測活動記錄到很多國家級重點保護的珍稀鳥類。

  白鶴,又名西伯利亞鶴,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在我國的分布數量約為3000只,98%的白鶴種群在江西鄱陽湖越冬。湖北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資深觀鳥人和生態攝影師魏斌介紹,去年11月份,他開始在沉湖濕地發現白鶴。剛開始發現3只,就是一個家庭,一般是2只親鳥帶著1只幼鳥。后來陸續發現有7只、9只、12只。沒想到的是,今年1月30日居然看到了13只白鶴。

  蔡甸區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方瑛介紹,2020年的監測記錄顯示:沉湖濕地新發現了大濱鷸、彩鷸、鳳頭蜂鷹等17種鳥類,有記錄的鳥類達到了26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32種;有13種鳥類的分布數量達到了國際濕地2018年公布的全球數量1%的標準。

  因為歷史原因,保護區內存在大量的傳統農業生產活動,主要是水產養殖以及少量的種植,這些活動是在建立保護區建立之前就存在的,它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2019年,武漢市蔡甸區政府為了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在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實施了退養還湖(濕),這個措施非常得力。保護區內共退養面積7.8萬畝,區政府一次性投入退養資金近7000萬,之后每年投入近700萬資金用于將退養區域通過流轉和共管的方式交由沉湖濕地局統一進行生態管護。一年半以來,保護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作為重要的候鳥越冬地的沉湖,候鳥的數量在穩步增加。2020年1月的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共記錄水鳥41種,6.1萬只。今年越冬水鳥同步調查共記錄水鳥47種7.7萬只。種類和數量的穩步增加,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退養防護這么一個措施是非常有利的,非常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