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7月10日消息(記者陳鵬)重慶市政府辦公廳最近印發相關的《實施方案》,主要從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提升區縣級醫院救治能力、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進全民防控體系建設、實施公共衛生及應急信息化平臺建設等6個方面做出了具體要求。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處處長王世純介紹,《實施方案》要求,在區域層面,萬州、黔江、涪陵、江津、合川、永川等疾控中心,要重點提升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檢測、監測和溯源等區域疾病防控能力。區縣層面,區縣疾控中心要推進標準化建設,特別是業務用房不足、建設未達標的區縣,要對標對表、整改完善,力爭全部達標;到2022年,全市將創建一批三甲疾控機構,重點提升疫情發現和現場處置能力。
在區縣級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實施方案》要求重點改善1—2所區縣級醫院(含中醫醫院)基礎設施條件,建設“美麗醫院”。加強中醫藥科室建設,按標準規范設置中醫藥科室,提升中西醫結合防治傳染病能力。
要建設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按照全市“一區兩群”總體規劃,在巴南區、永川區、萬州區、黔江區分別建設1所公共衛生救治應急醫院。
此外,《實施方案》還要求,要深入開展公眾衛生應急技能提升行動,建立一批培訓基地,開設一批培訓專題,配備一批應急設備,適時開展社會衛生應急演練。
重點實施公共衛生及衛生應急信息化建設,升級改造全市衛生應急指揮決策系統,整合全市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建設覆蓋全市各區縣公共衛生應急指揮協作單位的統一音視訊通信系統。加快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建設,進一步完善疾病智能化監測信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