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24日消息(記者吳新偉)近日,《重慶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獲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批復同意,成為全國首個啟動實施的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上述方案明確提出,重慶將用3年左右時間,圍繞制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大力開展改革創新、試點試驗。力爭到2022年,數字經濟總量達到萬億級規模,占GDP比重達到40%以上。
根據該方案,重慶建設試驗區,將加快數據、人才、金融等領域制度創新,激發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內生動力,培育數字經濟新增長點。并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堅持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推動產業融合、城鄉融合,區域融合,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培育“100+500+5000”數字經濟領域市場主體。即培育100家創新能力強、發展后勁足、帶動效應顯著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500家前沿領域高成長創新企業,5000家“專特精尖”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團隊。
此外,重慶講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其中包括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軟件及信息服務、網絡安全、數字文創、智能建造、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凸顯產業集聚發展的規模效應。將圍繞新要素匯集、新動能培育、新設施部署、新城市治理和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等,創建10個國家級數字經濟應用示范高地。
重慶還將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突破數字經濟關鍵核心技術,建立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機制體制,提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整合能力。該方案提出30項主要任務,例如探索政務數據、公共數據和社會數據融合開發利用機制;促進政府監管和平臺企業管理系統互聯、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探索制定人工智能應用法規規章,并構建全市數字經濟發展運行監測調度平臺;加強區域間數字經濟合作,推動成渝兩地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的雙向協同,并構建區域性國際數據交換中心。
下一步,為保障試驗區建設工作,重慶市還將出臺一系列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