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6月23日消息(記者陳鵬)來自重慶市檢察院的消息,重慶市首個《關于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實施辦法(試行)》出爐。
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是指根據罪錯未成年人違法行為、違法后果嚴重程度,劃分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不達刑事責任年齡犯罪的、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以及被判處、裁定或決定的非監禁刑等四類人員,依據四類人員分別制定針對性矯治措施的一種機制。
如何精準實施分類矯治一直是業內和社會討論的熱點。重慶市墊江縣檢察院在辦案中發現,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對他們的監護教育上存在措施欠缺,“家長不會管、社會無法管”等問題。為強化對未成年人尤其是未達刑事責任年齡未成年人的分級矯治,該院會同墊江縣委政法委、墊江縣法院、墊江縣公安局、墊江縣司法局等部門經過多次調研、反復論證,推動出臺了《關于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據了解,《實施辦法》規定,公檢法司在辦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時,應當結合涉罪未成年人年齡、心理特點、發育需要、成長經歷、犯罪原因、家庭監護等開展幫教,并將幫教措施、幫教情況、社會調查評估意見書隨案移送。 公安機關在辦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時,應當及時委托司法行政機關開展社會調查,并將幫教措施、幫教情況、社會調查評估意見書隨案移送檢察機關。檢察機關審查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時候,應當根據未成年人成長經歷、家庭監護、心理特點等做好幫教工作,并隨案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審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時,應當開展法庭教育,必要時宣告禁止令。社區矯正機關將隨案移送的幫教措施、幫教情況作為社區矯正的重要依據。
同時,《實施辦法》還規定,教委、民政、團委、婦聯、關工委等部門應當做好罪錯未成年人的思想引領、心理疏導、興趣引導、行為監督、困難幫扶等。對符合就業條件的罪錯未成年人,送往未成年人觀護實踐基地就業。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協調相關部門開展生活保障、醫療保障、教育救助等。 此外,還建立了訓誡與社工幫扶銜接機制,通過尋求明天公益基金支持,與墊江有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形成了訓誡與社工幫教銜接機制。為確保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工作落地落實,建立了考核機制,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收集分級矯治情況報告,并將分級矯治工作納入平安墊江建設年度考評,每年度形成《墊江縣罪錯未成年人保護白皮書》。
重慶市墊江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許世蘭介紹,《實施辦法》辦法的出臺,旨在強化對未成年人漸進式分級干預,推進最高檢《2018-2022年檢察改革工作規劃》中提出的‘建立罪錯未成年人分級處遇制度,推動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通過公安、檢察、司法行政部門的持續接力幫教,實現政法各部門將各階段的幫教情況隨案移送至下一環節、下一部門,形成了聯動協同、齊抓共管、綜合施策的治理格局。”許世蘭說。
“青少年違法犯罪狀況是社會和諧的‘晴雨表’,少年司法工作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政府及司法部門理性程度的‘試金石’。”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維儉表示,《實施辦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護,有利于從制度機制層面做好罪錯未成年人分級矯治工作,把未成年人法律推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