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5月21日消息(記者趙聰聰)重慶市經信委通報,2019年,重慶市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產值增長11.1%,高于全市工業增速4.3個百分點,占全市工業產值的27.2%,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9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42.7%。

  近年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建成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千億級手機產業集群,電子信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加明顯。目前,全市共有639家規模以上電子企業。其中計算機整機及配套產業占比51.7%;手機及配套產業比19%;電子核心部件、家電、機電、智能儀表等其它電子制造產業合計占比29.3%。

  2019年,全市智能終端產量3.6億臺(件),增長5.9%。其中,計算機7614萬臺,增長8.9%(含筆電6422萬臺,增長12.1%)。手機1.74億部,(含Vivo、OPPO、傳音等品牌手機1.05億部,增長19.1%)。蘋果手表1287萬只,增長153.4%;蘋果平板電腦747.8萬臺,增長14.9%。顯示器(富士康)1156.8萬臺,打印機1365.8萬臺。

  此外,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家電、儀器儀表、機電產值分別增長3.1%、10.4%,、10.3%、14.9%、16.6%;智能終端加工貿易:兩大保稅區內代工企業和惠普內銷廠實現產值2440.9億元,增長9.1%,占智能終端產業總產值的60.6%。英業達、富士康、仁寶、緯創在渝均落地研發中心或研發部門,創新能力穩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