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5月20日消息(記者趙聰聰)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訴訟服務體系,近年來,重慶法院全面推進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以訴訟服務現代化推動司法領域的社會服務均等化、現代化、便利化。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和登記立案案件同比下降均超30%,網上成功立案占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57.4%。
據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元解紛機制強調重塑解紛格局,通過主動融入黨委政府領導下訴源治理格局,促進訴調對接實質化,運用“分調裁審”機制,形成從風險源頭預防到矛盾糾紛前端解決,再到訴訟終局裁判的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訴訟服務中心強調訴訟服務的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通過建立廳、網、線、巡為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為當事人提供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次通辦的訴訟服務。
近年來,重慶法院順應信息化發展趨勢,不斷建立完善訴訟服務信息化系統,逐步形成“1+10”為主體的網上訴訟服務體系。“1+10”訴訟服務體系即“”一個中心、十個系統”:“”一個中心”,即以重慶法院數據云中心,匯聚了全市法院審判工作、隊伍建設以及政務管理等基礎數據;“十個系統”即:以“易訴”平臺為核心的網上訴訟服務系統、以“易解”為核心的在線調解平臺、旨在實現掌上操作的重慶移動微法院、專門方便律師參與訴訟的律師服務平臺、12368訴訟服務熱線平臺、涉訴信訪管理系統、以“易達””平臺為核心的統一送達平臺、全市統一的委托鑒定系統、網上保全系統以及視頻監控系統。
依托三級法院一體適用的在線訴訟服務系統,當事人憑借一部手機,登錄一個系統,即可“通辦”全市法院各項訴訟事務。近年來,全市法院當場登記立案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網上立案數量持續增長,已經成為與窗口立案并重的一種立案方式。“易解”平臺開通后,已登記注冊調解組織2732個,調解員9175名,實現訴前調解案件信息上網率100%。
此外,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還出臺了《關于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試行)》、《關于開展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積極引入律師、心理咨詢師、志愿者等第三方人員,以及銀行、郵政、公證等第三方機構,參與訴訟引導、法律援助、代理申訴、公共服務等工作。廣泛吸收代表委員、退休司法人員、基層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等解紛力量,進一步形成強大解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