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8日消息(記者陳慶濱)今天(8日),天津市舉辦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云簽約活動。此次活動以線上平臺為載體,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5個省市的百余位企業家通過屏幕交流,利用網絡簽約。最終當場簽約116個投資項目,協議投資額近904億元人民幣。涉及智能科技、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
此次天津市舉辦202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云簽約活動,在天津市合作交流辦設立主會場,在16個區、5個功能區設立了21個分會場,視頻連線100余家有來津投資意向的中外企業。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15個省市的百余位企業家通過屏幕交流,利用網絡簽約。最終當天簽約116個投資項目,協議投資額近904億元人民幣。據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主任張慶恩介紹,今天簽約的內資項目共有88個,投資額751.27億元。從投資領域看,主要涉及智能科技、醫藥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工業制造等,
從投資來源地看,主要是京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資本流動活躍地區;從項目布局看,涉及全市16個區和濱海新區5個功能區。這些高質量項目的投入運營將產生“引進一個、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定會為天津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天津市商務局局長張愛國表示,此次簽約的港資、臺資及外資重點項目一共有28個,投資總額21.61億美元。投資來源日本、美國、荷蘭、英國以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12個國家和地區,落戶在天津市濱海新區、和平、西青、東麗等11個區。產業涉及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融資租賃等多個領域,制造業12個,占比43%,服務業1 6個,占比57%,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24個。相信隨著這批項目的注冊落戶、建成達產,必將為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天津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及時發布了“惠企21條”、“27項措施”等系列政策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推動解決企業面臨的資金、用工、審批等方面的“燃眉之急”。目前,全市各類企業復工率均在90%以上,其中按納稅總額排名的外資企業300強,復工率達100%。天津市副市長金湘軍表示,天津將全力做好簽約項目服務保障,確保穩步推進,同時積極利用好云招商平臺,在天津打造一批智能制造互聯工廠和智能科技數字化車間,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科技產業集群。“大力實施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計劃、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計劃、聚集高端人才計劃、創新型載體培育計劃等,加快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到2024年將我市打造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