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4月7日消息(記者陳慶濱)在4月7日天津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合作交流辦二級巡視員張莉表示,天津市承擔著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西部7省區82個縣任務,重點結對幫扶是甘肅、河北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黃南50個縣。目前,天津聚焦深度貧困,對未脫貧摘帽3個結對縣、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46個幫扶村實施掛牌督戰,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區、街鎮、鄉村四級聯動、橫縱貫通、前后互動,全方位、多層次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格局。
據張莉介紹,天津對受援地區財政援助資金第一時間撥付到位,第一批財政援助資金23.32億元于1月19日即撥付對口地區,截至3月末已累計撥付對口地區29.57億元,較2019年增長13.2%;同時疫情防控物資第一時間調撥到位,克服自身困難,通過多方動員籌集,累計為受援地區募集款物超3000萬元,捐贈各類防護物資50余萬件,各類消毒藥品上百噸,流動診療車、負壓救護車10輛,有力支持了受援地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為助力受援地區發展,天津緊盯對口地區脫貧攻堅最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采取一系列超常規舉措,傾心聚力,精準出擊。一是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通過網上精準推送崗位、“不見面”就業對接,“點對點、一站式”專車接送等舉措,打造“出家門進車門,出車門入廠門”就業扶貧模式,目前已會同對口地區包車發車千余輛,幫助對口地區貧困勞動力在津就業、到其他地區就業23231人。同時,會同對口地區安排財政援助資金,對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貧困勞動力給予2000元—5000元穩崗就業補貼。二是優先支持扶貧車間、扶貧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安排生產補貼、發揮產業扶持專項資金撬動效應、提供農業技術支持等舉措,目前向落戶受援地區的9家企業發放產業扶持資金919萬元,幫助10家企業納入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實現461個扶貧車間、151家扶貧產業項目復工復產,累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6000余人。三是優先解決對口地區農畜產品“賣難”問題,通過補貼支持展銷展賣、補貼降低物流成本、資助電商平臺培訓等舉措,線上線下一體,政府采與市場批聯動,目前天津市已建有上百家對口地區農特產品銷售門店,甘肅蘋果、蜂蜜、蕨麻豬肉、和田大棗、葡萄干、尼雅黑雞等百余種優質、有機、無公害農特產品供應天津市場,既幫助當地農戶增收脫貧,又滿足豐富天津市百姓餐桌,已完成消費扶貧金額1.99億元。
張莉表示,下一步,天津將堅持“升級加力、多層全覆蓋、有限無限相結合”的工作要求,時刻繃緊決戰決勝思想之弦,持續保持決戰決勝攻堅之勢,在行動上“再加勁”,在作風上“再扎實”,堅決助力對口地區攻克最后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